他們說每個城市都會有束光
它會穿透這座城市的黑暗
驅(qū)散角落里的孤獨與悲傷
照亮人們內(nèi)心最溫暖的模樣
聚福緣群租公寓的一場火災(zāi),送走了19條年輕的生命,也燒滅了328萬人的生活。
天災(zāi)人禍的消息每天都在頭條、微博推送,忙著擠地鐵的我沒有多想,準備立即清除推送的消息,再打開黃有璨的運營之光進行學習,不敢浪費一秒鐘,因為我在北京,隨時有可能會被淘汰。準備滑動的時候,卻被“地毯式清人”的消息嚇到窒息,因為我是外地人,隨時可能會被“淘汰”。
我急忙把消息推送到群里,沒想到朋友圈的消息遠比我想象的要傳播迅速,內(nèi)蒙的朋友發(fā)消息來問我的安危,我急忙回了句“暫時沒事”。
我不知道這次的“清人”要怎么清,傳言有按戶口、按學歷、按薪資等等。
那是我第一次認真讀完了每一篇關(guān)于大興火災(zāi)的報道,也是第一次讀懂了北漂的含義,在北京14號線的地鐵上,在上班早高峰擁擠的人群中。
出地鐵后,我聽見人們紛紛議論搬家的事宜,北京所有的自建房、公寓、隔斷房都沒有幸免,連樓下門前經(jīng)常去的那家“小胖鹵煮”,一夜之間也成為了廢墟,我想大概再也看不見街邊那些冒著熱氣,有點溫暖的燈光了,6塊錢的煎餅也終會變成便利店里冰涼的壽司卷。
城市因為有了人才有了溫度,而一座城市也會讓人徹底絕望。
“我準備回家了”“已經(jīng)買好了車票,后天走”,曾經(jīng)誓言要在北京拼搏奮斗的伙伴發(fā)來微信消息,我沒有像剛畢業(yè)時勸說他留下來,我知道當一個人決心離開的時候,已經(jīng)攢夠了所有的失望。
“好的,我去送你”。
送她離開那天,北京剛好降溫。7號線的北京西站到處是行李提包,凍得發(fā)抖的大爺大媽就把兩只手交叉伸到兩邊的袖口中;婦女抱哄著不斷啼哭的嬰兒;中年男子倚著地鐵門,用手機拍了一張地鐵圖的照片,笑著稱留個紀念;人們說今年的春運比往年來的更早了一些。
我和朋友談了這兩年在北京的種種。
“在北京的兩年,你什么感覺”?
“累,但很快樂”
“那你有遺憾嗎”?
“有,就是不能一直待下去了,我知道最后我還是得走,長痛不如短痛”
“那你討厭北京嗎”?
“永遠不會,就像你愛的人,即使離開了,你還是愛他一樣”
看著朋友遠去的背影,我仿佛看到幾年后的自己,她最后朝我喊了一句,我又去看了一次升國旗!真的很美,你一定得去一次!
來北京兩年,因為懶,真是一次升國旗都沒去看過,這個城市加快了人們的步伐,縮短了彼此的時間,那天送她,應(yīng)該是我們兩年來聊天最久的一次。
這座城市每天上演著悲歡離合,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逃避突如其來的命運傷痛。
燈火輝煌下藏著更多是無助的淚水與迷茫,多少人掩蓋了過往的傷,笑著說自己很堅強,誰又能逃過生活帶給我們的考驗,我們終究是北京的異鄉(xiāng)人。
祝福那些離開北京的人,今后的生活不用再匆匆忙忙,祝福像我一樣留在北京的人,今后繼續(xù)奮斗成長。安東尼曾說,不管昨夜經(jīng)歷了怎樣的泣不成聲,早晨醒來這個城市依然車水馬龍。
我們努力生活不是為了改變世界,
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你,就是自己生活里的那束光。
愿未來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