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說:“真正的英雄主義,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它。”
忘了第一次是在哪里看到這句話的,只記得這句話和當時配的那張圖片特別相稱。可能是因為圖片的緣故,從那之后這句話就像刻在了我的腦中一樣清晰。
一位白發蒼蒼坐著輪椅的老人在墻壁上比劃了一個舞蹈動作,從墻上看影子就是一位翩翩少女在起舞的樣子,可是現實中的她只是個每日被宥困在輪椅上行動不能自如的暮年老人。
可敬的是即使這樣她依然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后來也在不同的地方很多次的看到過這句話,甚至自己借來發過幾次動態,但每一次發都是一種對生活的理解。
《依然熱愛生活》這本書是根據“涼子訪談錄”中的20個真實采訪人物合集出版的,看過之后心情沉重的同時又有一絲向上的希望,因為書中的人物每一個都是在經歷了生活的痛苦之后依然昂首繼續向前的。
書中每一個故事看了都記憶深刻,也正是因為深刻,就不能短短幾千字將一本書寫完。也許是因為同是同年齡段的女孩的緣故,在打算寫這篇文章之前,我腦海中突然跳出了一位女性,書中的一位離異媽媽帶領女兒重啟人生的故事。
都說結婚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其實我覺得男女皆是這無關性別。
這本書中就記錄了一位女子,從滿懷期待進入婚姻到被丈夫背叛被婆家嫌棄最后遭到家暴逃離出來的故事。
結婚初期她和丈夫擠在深圳的出租房內,丈夫說一切都可以有的,那時候她是相信的,因為丈夫是愛她的。
六年過去了,曾經住出租屋的她現在依舊住出租屋,不同的是有了女兒,丈夫不管,婆婆不管,最后這種不管不顧變成了家暴。
把打人變成惡趣味。
都說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從此以后她的生活中只有冷漠和家暴。
最終她還是逃離了出來。生活真的很可笑,你抱著什么樣的心態終會被什么所傷。
就像很多人成家都想找個避風港,在自己需要的時候,選的這個家能為自己遮風擋雨,可是只到后來才會發現,所有的風雨其實都是這個自己之前認為的避風港帶來的。
但是為什么我們明知道會有這樣的情況卻依然還對這件事抱有希望。
是因為即使這樣我們依然在期待,期待所遇良人,期待生活能在自己的努力下變好。
就像故事中的九零后媽媽,即使知道帶著女兒會讓自己的生活很苦,但她依然帶著女兒逃離那個地獄,在對方找不到的地方,對生活按下重啟鍵。
未來可以有任何風雨,但至少不會有來自自己最親近的人帶來的痛苦。
任何人都成不了自己的避風港,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避風港。
所以與其把所有的期望都放在一個不可能的他人身上,不如讓自己變成自己的避風港。
相信生活會優待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