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天還沒亮,遠遠的就聽見外面的吵鬧聲,忍不住有點責備的意思,那么早的大聲說話,不讓人睡覺嗎?悄悄的爬起來,看看窗外月色如晝,連續幾天的陰雨,讓人很討厭,估計今天天氣晴好,反到有了一絲欣喜,還是一如既往的出去跑步。
路過集市,不知不覺多了許多的行人,好多家店鋪門口圍滿了人,只聽見粗俗的吵鬧聲與叫罵聲,忍不住也去圍觀,哇,滴上堆滿了棗紅色的板栗,色澤鮮艷,顆粒飽滿,卻只有一塊多錢一斤,還要少斤短兩,也難怪惹得一片責罵與抱怨。看著這些東西,倒也不怎么感興趣,沖著熟人點個頭,轉個身,繼續我的跑步,身后的燈光閃閃爍爍,離我越來越遠。感嘆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已是深秋,微風吹過來一絲涼意,我忽然想起小時候,我想起了小時候那些關于板栗的故事……
老家屋后的山上,全是板栗樹,那也是每家的經濟支柱之一,分產到戶以后家家都看得很緊,村里還有護林隊,可是那時候的我可不管那些,只要有一點點的空閑,都會像個小賊一樣,編個草環戴在頭上,整天貓在草叢里,躲過別人的眼睛,只要人一走,我就大顯身手,不一會的功夫,就會弄著滿滿一口袋的板栗,那時候,自己很皮,而且還有個志同道合的哥哥,總是一起出生入死。
記得有的樹椏都結的墜了地,我們就偷偷的連樹椏一起折斷,像螞蟻搬家一樣,拖到很深的草叢中,把栗子全部剝出來,再挖一個坑,把殼偷偷的埋起來,自以為做的很聰明,后來不知被多少人臭罵過。有的樹椏太高,夠不著,而且上面結滿了栗子葡,這時候我們就像武俠電影里放暗器一樣,在地上撿起石塊,瞄準枝頭,用力的砸去,基本上都會中獎,有時撲通掉下來好幾個,不過就是太危險,失了準頭,會砸到人家的屋頂,嘩啦啦,瓦片會砸爛一大片,惹到人家的一頓臭罵。
再后來,我學會了爬樹,漸漸的膽子也大了起來。哥哥胖一些,不太會爬樹,就給我望風,我們會挑一根細長結實的竹竿,用鐵絲彎一個勾,綁在竿頭,那樣爬上樹,用鉤子鉤住果實,用力一拉就會掉下來,而且還沒有什么動靜。我們往往會趕著下雨的時候去,認為越危險越安全,可是有一次真的危險了。因為風大雨大,自己又爬的很高,樹枝承受不住,嘎嘎一聲,樹椏斷了,我死揪著樹枝不放,哥哥倒嚇得大哭起來,我卻跟著樹枝一起掉下來,滾的遠遠的,過好半天才爬起來。可能是因為自己太瘦,太輕,沒有出什么事故,僥幸的我們偷偷的哈哈大笑。
漸漸的到了中秋節,樹上的板栗都成熟了,人家都收獲完了,山上也就基本上沒有了,偶爾我們還去找一找樹上遺落的瞎栗子,越是沒有,越是希望吃到,最喜歡吃的算是板栗燒雞了。那時候很少可以吃到,有的也就招待客人了,偶爾吃一次,已經很奢侈了,只有過節才可以嘗得到,特別喜歡去外婆家吃板栗燒雞。外婆家養了許多雞鴨,我們之前就會送板栗給外婆,外婆很聰明,除了留一些熟吃,還有一些日曬夜露,用鐵砂炒出來,特別香……
外婆總會在過節的時候讓我們大飽口福,外婆準備一大桌豐盛的伙食等著我們,外婆一大早就殺了公雞崽,燒好了再把板栗放進去,用小火慢燉,我們給外婆送去中秋月餅,還沒到,老遠的就聞到一陣清香,外婆總會拿個凳子坐在門口,看見我們,一手一個牽著我們去廚房,先來幾個給我們嘗嘗,紅燒的雞肉,黃澄澄的板栗,看的我們口水直流,外婆給我們盛上滿滿一碗,燙的我們齜牙咧嘴,看著我們吃的意猶未盡,外婆臉上露出一陣欣喜,把雞湯倒給我們泡一碗鍋巴,吃的我們肚子發脹滿嘴流油。臨走的時候,口袋里裝滿了外婆炒的板栗,外婆覺得還不夠,還用一個搪瓷的缸子給我們裝滿板栗燒雞,帶回去打尖,我們高興的連蹦帶跳,就是睡到床上,還忍不住起來去偷吃一個。
天色已漸亮,從二廠回來的路邊擠滿了板栗樹,枝頭上還可以看見一個兩個裂開了嘴的板栗,現在板栗不值錢,也無人打理,到處長滿了雜草,也沒有了那種物以稀為貴的感覺了。今年之前接孩子回來,倒也吃過兩次,可依舊沒有那種味道,沒有外婆燒的那個味道!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則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