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單位那幾年,經常聽辦公室的大姐們說,想要家庭幸福,必須摸透家里每個人的脾氣性格,好好經營,建設一個好家庭不容易。
當時涉世未深的我嗤之以鼻,相親相愛的人在一起還能不和睦、不幸福?
然而,這么多年,看著周圍朋友的悲歡離合,也時常感慨萬千。相愛時水乳交融,恨不得把心掏給對方。分手時又劍拔弩張,大有一副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
故事看多了,冷靜下來,有時會去比對,那些看上去幸福的家庭,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托爾斯泰不也這樣說么:“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但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
發現家人隱藏的需求,互相幫助,彼此成全。
嘉慧和心怡上幼兒園時在一個班,兩家住得也不遠,所以周末和假期兩家人經常一起出游。嘉慧爸是一家私企的CEO,平時工作比較忙,周末不是加班就是睡覺,每次出游就變成了嘉慧和嘉慧媽兩個人的事。
而心怡家每次都是三個人一起出游。為此嘉慧每次都很羨慕心怡,走累的時候能有爸爸抱著。其實心怡爸是一個大飯店的副總,平時工作也不輕松。但心怡爸覺得孩子才四五歲,出門在外陪孩子玩、給孩子買吃的、關心孩子的冷暖和安全,都要花費心思和體力,媽媽一個人帶會很辛苦。
心怡媽是公司會計,為了自我提升,業余報了CPA的培訓班。心怡爸為了支持心怡媽學習,周末主動承擔起接送心怡上鋼琴課和英語課的任務。而嘉慧媽為了每天早晚去幼兒園接送嘉慧,放棄了浦東高薪工作,找了個離幼兒園比較近的私企上班。
嘉慧媽也理解嘉慧爸的辛苦,所以把家里和孩子的事都承擔了下來。但是每次看到心怡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場景,內心也不免感到遺憾。有時,她真想問一下那些周末沒時間陪伴孩子的爸爸們:難到你們比美國總統還忙嗎?
眾所周知,作為全世界最忙的父母,奧巴馬和米歇爾親自帶大兩個女兒,從未請過保姆。
無論身居什么樣的位置,無論有多忙碌,無論增加了多少工作量,奧巴馬總會抽出時間,陪伴在姐倆身邊。而米歇爾則是個高標準、嚴要求的“虎媽”,為了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教育、生活環境,為了讓丈夫放心大膽地奔前途,她甚至辭去了高薪厚職,做個全力輔佐丈夫的女強人。
一個幸福家庭的核心是什么?是愛和理解!愛的最高表現形式又是什么?是給家人最需要的關心和幫助。可是國內偏偏有很多爸爸為了追求事業,為了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錯過了陪伴孩子的最佳時期。
家人相處也會有盲區,遇事要互相信任多溝通。
去年春節前后,為了一件小事,差點鬧出大矛盾。究其原因,還是缺少信任和溝通。一個被蒙在鼓里,一個一直在生悶氣,最后才發現是鬧了誤會。
我走出象牙塔就直接被分配到部隊機關,性格單純直率,大大咧咧的,做事不喜歡繞彎子。我先生大學畢業后分到設計院,后又下海辦公司。他身上同時兼有江南男人的顧家和生意人的精明,心思敏感、感情細膩。
去年春節前,上海因為霧霾引起好多人患上感冒,且咳嗽不易治愈,我也未能幸免。咳了半個多月,中西藥都用上了,未見好轉反而越來越厲害了。
這時,春節來了。先生是有名的大孝子,按照慣例,大年初二我和孩子都會跟先生一起回老家。老家比上海冷,先生看我咳得實在是厲害,就說初二他一個人回去。
雖然先生體貼地把我和孩子留在了上海,但我清楚他內心是希望我們跟他一起回去的。根據往年經驗,老家的冬天實在太冷,為了感冒早點痊愈,我也就真的沒去了。
大年初二,天氣居然回暖,陽光普照,我的咳嗽漸漸開始好轉。到初六時,白天幾乎不大咳了,不過子夜一咳起來還是很厲害。
這時,發小們在群里搞聚會,好幾個同學多年未見,力邀我初六一定要回老家參加聚會。二十幾年沒見的同學呀,我心里蠢蠢欲動。
初五中午吃飯時,我把想回家鄉參加同學聚會的事告訴先生和女兒。女兒表示支持,先生也沒反對,只說老家很冷要注意保暖。
初六在丹城和同學們嗨了一整天,也很奇怪,見到老同學一開心,咳嗽也全好了。同學們的熱情讓我很感動,晚上我訂了個大包房回請了他們,初七下午我才打道回府。
初八上班了,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年初先生的公司正在忙著和一國企搞整合,似乎合并不太順利,每天晚上一起吃飯時先生臉上的笑容很少。我以為是合并的事在影響先生的情緒,就問了他合并的大致情況,安慰了他幾句。
3月初,我和先生牽手二十周年的日子到了。按照往年慣例,我們倆晚飯去約定的飯店紀念一下。席間,我問先生最近是不是太忙,還是合并的事很煩心,感覺心情好像不是很好。先生猶豫了一會兒,和我說了他的想法。
先生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他說沒想到初六那天我沒回上海,也沒和他提前打招呼。我記得我初五吃飯時提到當天可能不回上海,難到是我忘說了?他說初二回老家親戚們一起吃飯都是拖家帶口的,就他一個人形影相吊。他說最近心情不好不是為了工作,而是為了我們之間生活上的這些小細節。
我當時完全蒙掉。離春節已經一個多月了,先生一直情緒不佳原因居然是因為我,而我還完全蒙在鼓里。
如果先生有疑慮時早點問我,如果我不回上海的那個晚上主動打電話再和先生說一下,如果我們平時加強溝通,誤會就不會拖這么久,損了心情傷了自己。
看著先生斑白的兩鬢,我為自己的大意感到內疚。當然,那天溝通之后就雨過天晴了。其實生活中很多誤會就是由于缺乏及時地溝通引起的,給家人多點信任,學會換位思考。看到家人有不開心時多問幾個為什么,不要按照自己的經驗想當然。
及時清理外部障礙,拉近家人之間的關系。
劉若英和郭曉冬主演的《新結婚時代》大家還記得嗎?看完后我深有感觸。婚姻不單單是兩個當事人的結合,而是兩個家庭甚至兩個家族的結合。你不僅需要接受對方,還要學著接受和習慣他(她)的家人。
劇中兩個非常相愛的男女主角,卻因為兩大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習慣觸發了很多矛盾。兩個大家庭在生活中掙扎,他們并不自私,但他們時常痛苦。長期的外部原因嚴重影響了兩個小夫妻的感情,最終導致了婚姻的破裂。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70后80后,靠自己的努力打拼,留在了大城市。由于外地親戚頻繁地打擾和偶爾沒能及時幫上忙,從而引發的家庭誤會和矛盾,影響小夫妻之間的感情,這樣的故事在我們周圍也屢見不鮮。
往往這時我們要開誠布公地說出自己的想法,爭取親戚的理解和親人的支持。畢竟大家在外謀生都不容易,親戚對你的期望超過了你的實際能力,說出來大家都會理解的。
幸福從來都是地球人最美好的愿望,然而你真的幸福嗎?無論現在你幸福與否,我都想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幸福家庭要靠自己用心經營。
記得經常給家人送送小禮物,讓生活充滿小確幸;記得經常夸夸家人,讓他們的付出得到肯定;記得定期和家人制定小目標,大家一起朝著目標努力,該是件多開心的事啊。
最后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祝愿我們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