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2020年倒計時50D的日子里,來總結下近兩個月的心路歷程,9-10月處于備考模式,11月1日完成考試,似乎一陣輕松,又似乎有更多排期要做的事情一陣不輕松。
備考的日常:
找到核心突破點,比如說英語考試的突破點離不開英語單詞量的提升,圍繞這個核心來精讀英文文章;
練習+及時反饋,備考的常態是模擬真題、計時、錯題回顧,每塊習題的時間是否控制在考試時間內,正確率如何提升,遇到瓶頸后其他哪方面可以快速突破。
多場景記憶,網站瀏覽的信息、歌詞、學習的APP都在創造多維的記憶場景,正如在《如何學習》中所說,多場所、多情景下制造關鍵問題的回憶,我喜歡在圖書館、咖啡廳做真題,在路上或者睡覺前拿出APP查詢相關知識點,使得知識體系開始枝繁葉茂,不易忘記。
生活的日常:
學習記憶宮殿,熟練數字編碼,記憶宮殿游戲闖到57關,需要持續的長期練習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聽書,每天保持1本以上;
刷《令人心動的offer》,95后學霸在律所的實習,展現出他們的專業度與成長,節目吸引我的原因是看到我自己未曾達到的1.5倍速的工作狀態,也看到曾經自己身上的展現出來的稚嫩與無知。
看到葛叔發的一個公式:目標-現狀=需要補的,其實對現狀不滿足是常態,不然怎么顯示出我們現在要進步的決心呢?距離2020年結束還有50天,我需要補的如下:
1、讀書20本,寫20篇閱讀筆記;
2、發10個短視頻(勇敢跨出第一步);
3、完成12月20日考試;
4、日常:益伴聽書、一年300本、樊登讀書會、潘多拉口語、3次/周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