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則美矣,想要獲得成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天時”無法掌控,而我們的行為和思考方式卻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地利”“人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動畫設計師曾說“it's all about your brain "想要改變,溯本求源還得從思維轉變。
今天分享的是三條創業思維:
1.自私。人們關注的往往是自己,尤其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站在消費者角度思考,走群眾路線,一味地強調本公司的目標原則,讓群眾沒有參與感,漸漸地弱化聯系。如美則公司把(為地球好)改為(為自己健康好)消費者會更愿意主動選擇綠色產品。說話也是如此,和別人交談時,更好地做法是多考慮對方的立場,“我”的使用頻率會影響談話質量。如“你大聲說話讓我不舒服”可以換為“你大聲說話對你嗓子不好”這樣既表達自己的意愿,又讓對方在情理中更容易接受。
2.外包。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凡事親力親為,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想要高效率地工作學習,必須在頭腦中劃分哪些是自己非做不可的,哪些是無關緊要別人可以代辦的。理性地保留核心部分,充分利用外包本質,為自己節約時間成本,專注提升核心部分。如iPhone,美國蘋果公司專研技術和品質,而把不重要的加工生產拋給勞動力市場龐大且低廉的中國,不得不佩服發達國家的精明頭腦。另外一種是實現共贏機制,如AB兩家建筑公司,A的優勢是施工效率高,建筑質量好;B的優勢是設計,從整體到局部,從功能體型到風格,能做到步步深入。如AB合作,一個做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和詳圖等,一個在應用中考量地形、采光等主客觀條件進行施工,效果肯定事半功倍。向專業人才求助,少走冤枉路。
3.設計。設計是一切創造的結果,和傳統思維不同的是設計思維從需求角度出發,尋求更多的可能性。有時候我們習慣性地從經驗主義出發,好像永遠跳不出那個思維圈子,提出的總是中規中矩的建議。多涉及其他領域的知識,構建專業體系,在思維網上找到連接點,設計的靈感往往來源于“頓悟”即是連接點給你的啟發。腦子越用越活,相信在N多次頭腦風暴和實戰操作中我們的設計思維都能更上一層樓。
放低自己的姿態(自私)
肯定自己的價值(外包)
提升自己的內涵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