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無錫百草園書店”公眾號每周推送的一首經典音樂一直為我所喜歡。這周就是這首《卷珠簾》。
鐫刻好 每道眉間心上
畫間透過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都泛黃
夜靜謐 窗紗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夢中徘徊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戀 梨花淚
靜畫紅妝等誰歸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啊 胭脂香味
卷珠簾 是為誰
啊 不見高軒
夜月明 此時難為情
細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悄悄喚醒枝芽
聽微風 耳畔響
嘆流水兮落花傷
誰在煙云處琴聲長
霍尊的“島歌唱腔”,加上悠遠綿長的聲線與《卷珠簾》的哀婉凄切糅合在一起,讓這首帶著濃厚中國風的歌曲一下子鉆進了我的心里。
旋律優美,但看著跳轉的歌詞,竟是一知半解。
才學疏淺,孤陋寡聞。無奈,打開度娘:
《卷珠簾》 這首歌詞寫的是在一個春寒料峭的初春,一個多情女子獨守孤室,無盡思念,從傍晚到第二天清晨的一段歷程!
“鐫刻好 每道眉間心上
畫間透過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都泛黃”
***排解孤獨寂寞古時最好的工具就是撫琴作畫了,畫的是牽掛之人,借畫稿將深深的思念描繪在所畫之人的眉頭之上;而案幾旁的千家文都發黃了,表明所畫之人不止畫一次而已;紙,要經常日曬才會發黃;或者也說千家文翻遍很多次了,而所盼之人,仍在紙端。
“夜靜謐 窗紗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夢中徘徊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戀 梨花淚
靜畫紅妝等誰歸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畫著畫著不知不覺已到初夜,窗紗微亮指月亮才上來;初夜已靜謐,偏居一偶;等著思念更是一種折磨,會讓人疲乏,不知不覺的在窗前睡去;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只能在夢中與所牽掛之人相會,更殘酷的是,夢境中依然是靜畫紅妝而空留遺憾。
“啊 胭脂香味
卷珠簾 是為誰”
****詞作者替詞中人自嘆
“啊 不見高軒
夜月明 此時難為情”
****小睡夢醒,半夜,月已中天,仍追想往事
“細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悄悄喚醒枝芽
聽微風 耳畔響”
****點名時節,春寒料峭是凄婉詞鋒多選的季節,早上醒來入眼是細雨、嫩芽,入耳的是雨聲微風,更襯托詞中人孤苦寂寞之感。
“嘆流水兮落花傷
誰在煙云處琴聲長”
****回應詞中人喜愛梨花,流水、落花還是凄清,而黛玉是要葬花了;煙云--仍表明偏居一隅;撫琴--排解思念的又一工具;長-- 悠遠,除了畫他,只剩琴聲寄托思了。
感謝度娘,當然更應該感謝作者。讓我們對這首曲調優美的古風歌曲有了更深更透徹的理解。
對于音樂我沒有太深的研究。但一直覺得一首好的歌應是曲美、詞美、聲美,三者缺一不可。《卷珠簾》則完全達到了這樣的境界。
現在也正是春寒料峭時,如果你是一位多情女子,如果你也恰好在思念一個人,那么,這首歌,是不是正適合你?
周末,朋友圈里那些花兒爆滿,我卻躲在屋里單曲循環了一天的《卷珠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