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著長遠的眼光,用利他主義的方式來做利己的事情”這段話還是得探討,道理是沒問題,而要落地,則還需從自身入手才行。自身水平的提高、敬天愛人的踐行、一切成交都是因為愛的落實……一切的出發點都是自身。這個要踐行敬天愛人的自身已不是生理學上的自身個體了,而是從社會關系總和來講的自身,也就是愛你的客戶就相當于愛你自己的時候,愛你的家人就是愛你自己的時候,愛你同事就是愛你自己的時候……(反之亦然),這時就是通過自身為切入點在踐行敬天愛人了。而強調自身的重要,是不僅如果自身能力不足,根本沒法奢談什么愛客戶、愛家人、愛同事;而且就是有能力,要是沒有足夠的領悟,也沒法做到、做好敬天愛人。而敬天愛人最后利己、利他就是硬幣的兩面,根本不能分割。
日航案例中,山口榮一所說的:“讓我們一起重建日航”,強調的就是日航的“生理學”個體,譬如一般人所說的:客戶同我做成這筆生意,對于我來說會如何如何,一味強調的只是自己。而稻盛從國家、員工、消費者角度來強調挽救日航,則是從日航的社會學角度來做文章,如同與客戶談合作是從客戶的公對公利益的角度、私對私利益的角度,或者從社會利益的角度,甚至從國家、國際利益的角度來談,不必談自己。而實際上合作成功以后,自己的利益不是也就滿足了?稻盛只強調國家經濟利益、員工利益、消費者利益,而最終挽救了日航自身,這就是“人是所有社會關系的總和”的具體體現。也就是后面所說的:“是稻盛和夫經營哲學的真實反映,叫做敬天愛人”。
又從實際的操作來看,三大理由的切實好處:1.在政府方面爭取到更多的資源;2.在員工方面形成更大的共識,凝聚更多的戰斗力;3.在消費者方面尋求更多切實的支持。
“讓我們一起重建日航”的“一起”應該也隱含有政府、員工和消費者,但不夠具體,這就是沒有給他們找到各自的痛點,而沒法形成行動的具體意愿,因此也就不會有產生切實的效果。
當然從稻盛作為日本國民、公民的角度,甚至本身作為航空消費者的角度,出手拯救日航,有其達則兼濟天下的擔當,這里面的敬天愛人則是另一說了。
而后要落實挽救日航的具體工作又從和入手呢?當然是日航自身了,完善日航理念、管理……,都是做增強日航的能力、內功的工作,這就是切入點。
稻盛“總是反復強調,要把京瓷辦成西京園丁辦成第一的公司”,任何成功都還是要有奮斗目標,所謂人無志則不立,目標是行動的動力。目標細分法作為三大思維模式的支柱之一,沒有確定的目標,拿什么細分?如何先易后難+提升?
稻盛拯救日航有沒可能失敗?世事無絕對,稻盛絕對沒法百分百保證能成功,但稻盛不怕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不計個人厲害得失。能夠放得下自己的才能成其為偉大,這也是敬天愛人運用到極致的表現。看似簡單的敬天愛人得有長期持續的修煉,如同所有的本領、能力一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身體力行和認知是協同一致的;光有概念、理論認知,梳于行動,不是真正的、有深度、有價值的認知。
敬天愛人的極致,就應該是敬天愛人的條件反射,如同稻盛般,開篇就是三大理由,而非“重建日航”的口號,在銷售工作中切記。其實平時做人也是,沒人會喜歡張嘴閉嘴總強調自己的人,卡耐基不是說善于溝通者都是善于傾聽的人嗎?應該是同理。
“我們的圈子跟其他單純的銷售技能培訓可以說拜拜,他們玩的是術,我們學的是道。”從單純講授的內容來看,可能沒有多大區別,但凡銷售高手都懂得淡化自身,強調對方利益,這并不難,他們一樣有其道道。區別應該在于我們對于學到的理論,每天有訓練(融入了三大的細分、單爆理念)、總結,最終形成條件反射。理論與實踐最后協同統一,切實的做到知行合一。而伴讀、訓練體系、阿米巴團隊……都無不體現出敬天愛人,“道”就在我們的每日的學習訓練中,學出來都有真正的“道”。
“敬天愛人”具體來講毫不復雜,但做到淡化私心,對于自身來說有開啟智慧的切實作用,所謂私心蒙蔽的私心是個人本具智慧的天敵;而在團隊中淡化私心,則對于團隊能強化團結互助的氛圍,大家相互激發,互相啟迪,又會促進各自進步,對于各自提升有莫大的好處。
不算很復雜的“敬天愛人”如何上升到哲學思想的地步?并成為強大的思想武器?能夠爆發出驚人的戰斗力。首先它是契合人的常理,人雖都有私心,可人的最高心理滿足不也是充分的自我實現?人有切實的自我提升的需求;利用團隊組織,貫徹一致的有益的思想意識,互相激發、啟迪,形成強大能量,反過來進一步增強成員信心,和實踐的動力。進一步激發,使團隊成員能力提升,兼之業績明顯,后面的故事就是順理成章的了。太復雜的思想意識對于普通人應該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這是一點初步的理解,應該有更專業的團體意識的研究專著。)
稻盛為京瓷規劃的奮斗目標的縱向目標細分,和其在組建阿米巴團隊中的橫向目標細分,在在證明高人就是高人,而我們則是有幸學到了高人玩法的精髓。
以前看銷售書,說沒有萬能的銷售員。現在學了三大,知道,這句話完全錯誤!真正的銷售高手在哪個行業都是高手。稻盛到從未涉足的航空業來挽救日航,最終大獲成功,也印證了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