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加入小灶群,迄今已經近四個月了。從一開始的倍受大家關注,到現在的晨讀感悟閱讀量越來越少,感覺我在群里越來越沒存在感,容我哭一個先……
哭好了,現在該反思了。
?
有一個鬧市中的院子,被一堵厚厚的圍墻圍住,隔斷了院內院外的風景。院外的人總想到院子里一探究竟,可因為圍墻的阻攔,院子顯得越發神秘。
我們的心也是這樣一個院子,人們總是為自己的心樹起厚厚的圍墻,阻止其他人窺視我們的內心。
可是,圍墻阻止了他人的進入,何嘗又不是限止了我們的行動呢?想要擁有墻外美麗的風景,就要拆卸這堵厚厚的圍墻。
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取決于我們的內心。
入群一開始,我是非常愿意打開我的圍墻,融入小灶群這個大家庭的。
最開始,我在群里也是很活躍的,積極發言,為小伙伴們的努力點贊,甚至把第一期的讀書分享做成了文字版,期待能為小灶群做出貢獻,期待貓叔能主動加我為好友??朔π叩男睦?,加入讀書群、演講群,每天把日子過得充實飽滿。
我拆掉了心墻,也收獲了許多: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新了我的朋友圈,甚至在征文比賽獲獎后還得到了一部Kindle。
這時候,我感覺世界如此美好,生命如此美好,小灶群如此美好!因為我的心情如此美好(透鏡法則)。
這段時間并不長。五月初,領導讓我臨時回去上班一個星期,因為單位上的人都去參加培訓去了。那一個星期很忙,而且天氣也不好,反復感冒的兒子病情惡化了,一個星期的班還沒有上完,兒子就住進了醫院,還偏巧不巧地感染了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必須得輸副作用較大的萬古霉素。
那段時間,我心交力瘁,既要照顧生病的兒子,又想要堅持寫晨讀,讀書。當時的我,心情非常煩悶,而小灶群里的小伙伴們熱熱鬧鬧的生活狀態,和我的落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幾經掙扎,我決定放棄晨讀,同樣也放棄了我對小灶群的貢獻,減少了對伙伴們的關注。(痛苦法則)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兒子出院后幾天,我爸又因為腸梗阻住進了醫院,在縣醫院保守治療了九天,病情都沒能得到好轉。轉院到市醫院,幸運的是腸道自己通了。前前后后,在醫院住了半個多月。
為了照顧家里,本來產假已經到期,我又請了一個星期的事假。爸爸出院后,我就上班了。在這一兩個月里,我眼前的緊要事是我家里人,小灶群和貓叔即使魅力再大,也大不過親人的健康。
所以,這一兩個月,我在群里基本上處于潛水的狀態,除了堅持讀書(基本沒輸出),被人遺忘實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6月底貓叔的開營儀式促成了我的回歸。如果沒有這個開營儀式,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才會重新回來,因為重新上班的我,每天都非常忙。
不過回歸后,我痛苦地發現我已經從以前眾人的焦點,變得越來越沒有存在感……
其實離開小灶群這兩個月的經歷,充分體現了“魅力法則”:人人都喜歡自己有魅力,你越關注別人,別人也就會關注你。我離開的兩個月,只偶爾在群里看消息,也不冒泡,存在感為零,也難怪回歸時掌聲寥寥。
在剛剛加入的時候,我知道要想獲得別人的關注,自己先要關注別人。小伙伴們發到群里的鏈接,我一有空就打開來看看,去留言,偶爾提點自己的看法。
像小柒寫的第一篇文章,我第一個關注,昨天在群里還在說我。我沒想到我的一個小小舉動,竟能讓她記住我許久。
那時候,我的每一篇文章的閱讀量也還可以,一發到群里,幾十個閱讀量還是有的(雖然在大神看來根本不算什么,但我已經滿足了)。
哪像現在,一篇文章十幾個甚至幾個閱讀量(捂臉哭)。
其實這都是自己造成的:我雖然關注了成百個小伙伴的簡書賬號,也接收了推送,可許多時候只是看個標題就完了,連點個心的時間都不愿意給別人。
還記得小柒是第一個給我贊賞的人,可我給她贊賞了幾次呢?一開始,為我贊賞的人挺多的,為什么現在連一個都沒有了呢?還不是因為自己沒有給別人同樣的待遇!
貓叔就是把投資心態做到極致的人,每次到群里都會帶來大紅包,奕晴美女也深得他的真傳,熱情開朗的小柒也是如此,所以他們都能讓大家喜歡他們。
說得再多,都是淚!
親愛的讀者朋友,你發現了嗎?其實我就是那個不太會共贏的人,而我的反思,實際上也就是實現共贏的三個步驟:拆掉心墻(避免透鏡法則和痛苦法則),搭建心橋(魅力法則),主動過橋(投資心態)。實現共贏的方法,你Get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