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創業解惑,今天與大家聊的話題是 ??為什么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工作越來越難找?
很多人會發現現在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工作也是越來越難找。很多企業倒閉了,同時造成了許多打工者失業,究其原因有很多,現在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
1.房價房租暴漲
從2000年開始,中國房價開始上漲以來,已經上漲了17年,房子從沒人買的年代,到了現在買不起。一套房子從幾萬漲到了現在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很多人一輩子都賺不到這些錢。隨著房價暴漲,房租也一起飆升,房租總得對得起房價的利息吧,很多企業的工廠房租上漲過快,很多跨國企業的制造中心從華東地區搬遷到了西南地區,西南地區廠房租不起了,干脆搬到了東南亞國家。
2.用工成本明顯上漲
隨著租房成本的明顯上升,外出打工者的租房成本在急劇上漲,生活成本也在明顯提高,每個月的收入都不足以租房吃飯,沒人會去做。這勢必導致工資水平明顯上漲,使得很多企業雇傭不起員工,而很多打工者對于低工資不干,也干不了,這就造成了一對尖銳的矛盾:企業雇不到人,打工者找不到工作。
3.競爭加劇
很多外出打工者找不到好的工作,返鄉又沒有很好的機會,為了生存,只能自己創業,同時國家也鼓勵自主創業,出臺了許多激勵措施。導致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價格戰在所難免,僧多粥少,利潤降低,惡性循環。
4.互聯網的崛起
近幾年來,由于低廉的房租成本,只需要租個倉庫就可以,電商以低廉的商品價格,日益增長的銷量,沖擊著實體經濟。每年的電商銷量都在不斷上升,快遞量逐年遞增,馬云說:未來三年,中國將無工可打,無商可做。雖然這話有點偏激,但也從側面反映了實體經濟的嚴重下滑。每年“雙十一”,淘寶的訂單量屢創新高;微商也從朋友圈的角度搶占著市場份額;還有新近推出的APP“家家點”,可以租賃一間毛胚房開超市,超市商品平均28分鐘免費送達等。互聯網的崛起,瓜分著整個市場的蛋糕,實體經濟的份額將來只會越來越少。
?
可以看到,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馬云是中國首富,都是做IT行業。未來的世界,一定是以互聯網經濟為主導,實體經濟為輔助的世界,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機器人可以替代人類的許多工作,可能今后我們真的是無工可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