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寒之城》中,查理茲塞隆扮演的軍情六處特工羅琳,在冷戰期間,奉命去柏林追查一位特工死亡的原因,并拿回一份涵蓋英美法三個國家的特工名單,軍情六處、CIA、法國特工和當地俄羅斯黑幫,為了這份名單,共同在柏林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選擇這部電影,有兩個原因。
第一,最近非常想看動作片。
第二,特別喜歡查理茲塞隆。
粗暴的講,一看到這張海報,就心潮澎湃了。等看完預告片,已經到了非看不可,不看就渾身難受的地步。
影片一開始的構圖和調色,“極寒之城”的冷戰范兒,瞬間在觀眾心里有了具體的感受,冷冰冰的壓抑感,撲面而至。
畫面一轉,大量的光線集中在查理茲塞隆的面部,似乎在告訴觀眾,她是主角,且是一個正面角色。
但仔細看,強光并不是暖色,而是冷光。其中的寓意不言自明。
穿好衣服,來到街上,調色又變得不一樣,介于上面兩張圖之間,之后的所有畫面,基本都與這張圖相似,用客觀的視角講故事,導演的心思表明的很清楚。
連續三張圖,僅用了調色一項就給觀眾呈現出豐富的層次感,人物和故事,在大的歷史背景下,代入感油然而生,和觀眾的連系愈加緊密了。
但是劇情,很難評價。
大概的說,屬于一遍看完有些發懵,某些情節和銜接很硬,但回想起來又意猶未盡,二刷也許才能全部看懂的一部影片。
導演沒有平鋪直敘,情節之間的跳轉,有“跳劇情”的嫌疑,但這種嫌疑,屬于正方向的,只是需要耗費大量的腦細胞去揣摩思索,這樣一來,和動作片的定義產生了背離。
我只能說,這是一部需要思考的間諜動作片,比《諜影重重》燒腦,燒腦的原因是,導演把故事故意做的有跳躍感,至于為什么這么做,不知道,可能導演覺得這樣,比較符合查理茲塞隆的酷吧。
查理茲塞隆,確實酷。
當我感嘆“教堂百人斬”的優雅暴力時將“優雅暴力”進行到底,一部血脈僨張且彬彬有禮的動作電影!,查理茲塞隆奉獻出,一場長達十分鐘且一鏡到底,至今我看過最狠最兇殘的動作戲。
這場戲有多牛?
牛到你能感到疼,牛到可以掩蓋住你認為本片的所有瑕疵,牛到豆瓣可以因為這場戲為這部電影增加一顆星。
大衛里奇不愧是執導了《疾速追殺》的男人,對于無限趨近于真實的動作場面,有著登峰造極的認知,這部以女性角色擔綱視覺殺手的《極寒之城》,再次印證了這點。
除了查理茲塞隆的絕對主角,《極寒之城》還有詹姆斯麥卡沃伊和約翰古德曼,兩位高性價比卡司。一主N配的卡司模式,在杰森斯坦森的電影中見過太多,卻從沒有如此出眾的效果。
這是因為,《極寒之城》是通過合理消費咖位,來探索和展示動作電影的更多可能,而不是始終聚焦在某一個人身上。
正所謂,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霓虹燈下的查理茲塞隆,把女人性感妖嬈的一面完整地呈現給觀眾,和法國特工索菲亞寶特拉不同尋常的“動作戲”,令所有人都心猿意馬。
作為一部女性動作片,《極寒之城》的最成功之處,就是繼《瘋狂麥克斯4:狂暴之路》之后,再一次充分發揮了查理茲塞隆作為動作女星的天賦和潛力,這是《速度與激情8》沒有做到的事情。
評分(滿5):
《極寒之城》,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