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房屋,本來就是遮風擋雨和躲避野獸的地方。
以前的時候人們住茅草房,住磚瓦房。
現在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建筑技術的發展,人們都住上了鋼筋混凝土樓房。
一個樓洞,一個單元。一座樓,有三四個單元。
如果不是水管漏水,或者下水管道堵塞,這一個單元的人也難得說幾句話。如果不是燃氣管道出問題,或者是冬天的供暖出問題,整棟樓的人也不會有溝通的機會。
城鎮化,使農民有可能過上體面的生活。
但是也把農村僅存的鄉土宗親的那種互相信任的、知根知底的、可以放心交流的生活方式給徹地打碎了。
在這方面受傷害最大的是孩子,從樓房這種建筑發明以來,孩子們的童年就失去了放學后可以讓家長們信賴的玩伴。失去了在家里蹦蹦跳跳的權利,失去了在家里拍皮球的快樂。失去了開大音響幸福歡樂的權利。
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是天然存在的社交需要。從這個角度看,現在的樓房形式,恰恰是一種阻礙。
因此,不排除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建筑樣式會出現顛覆性的改革。
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會因此帶來巨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