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借錢兩個字一直很敏感,因為在我的認識里,借錢是最容易考驗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是最容易傷害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無論哪種結果我都不是太喜歡,我是一個特別看重感情的人,但凡與感情扯上關系的事情我都很排斥。
高中那會我基本每個月都要借錢,當然不是因為我有多窮,而是我的錢經(jīng)常借給了別人,因為我心軟又不懂得拒絕,所以導致的結果就是我經(jīng)常沒生活費,那個時候父母給的生活費已經(jīng)很多了,也不好意思再找家里要,無奈之下只能找其他同學借,其實我是很討厭借錢的。不過還好,我都是會主動并且按時歸還,從來不會等別人開口找我要。
當時還覺得自己挺仗義的,雖然手頭緊張了一些,不過因為幫到了別人還是很開心。后來我卻郁悶了,因為很多同學借的錢不能按時歸還,有的壓根就忘記了或者不提那事。
高中那會我是個有點內(nèi)向的人,別人不還錢時,我又不好意思直接要,每次都在琢磨怎么樣才能不傷害感情又能讓別人還錢呢?找別人要錢時總是說不出口,扯其他的事情繞來繞去就是說不到讓別人還錢這件正事上來,那個時候別提有多難受。
也大概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漸漸有了自己的原則,如果一個人沒有讓我信任到他會主動還錢,不需要我開口催要的話,我是不會借錢給他的。如果別人借我的錢一次不還,我也不會再借第二次,我可以和他還是朋友,可是借錢這件事就算了。
當然身邊也有一些這樣的人,每次和你一起時,不是買東西差10塊錢,就是吃飯忘記了帶錢,而且一次借的也不多,可是就是不知道還,以前遇見這種人,我也很天真地以為是真的忘記了,也很大方地借錢給她,后來因為沒多少錢所以不好意思要就算了。時間久了,我才覺察到,這些小錢累計多了還真的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我也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些人也會找別人借些小錢,而且從來不還,原來這是她們的習慣。當然,對于這些人我就開始學會逃避了,再說不逃等著窮死嗎?(哈哈)
也有一些人也很討厭,你終于鼓足勇氣找她要錢,她也答應還錢了,可是就是遲遲不還錢,你很不好意思地又催促她,她立馬說,今天一定還,放心好了,于是你等啊等,今天都過完了,她也不還錢。你在想就算不還錢也該禮貌地給你說聲啊,可是對方什么反應也沒有。后來你只有放棄,因為你實在不想朋友間為了這點錢,弄得彼此不愉快。
當然還有一類朋友,我借給她錢以后,基本不敢隨便和她聯(lián)系,因為只要我聯(lián)系她 ,她就會說,真不好意思啊,你的錢暫時還還不上。其實那個時候我只是想她了,想和她說說話而已。這類朋友,我一般都是比較信任的,很害怕因為摻雜了錢讓一些情感變了質(zhì)。
我覺得最值得表揚的是這樣的朋友,你借錢給他,他都會主動還你,真的遇上還不上錢的時候,他也會跟你說得很清楚,如果恰恰正趕上你急需用錢時,哪怕他沒有,他也會找別人借錢還給你。我比較欣賞這類朋友,至少我覺得這種人有擔當。
再來說說我自己吧,我從小在家一直比較受寵,再加上自尊心強,又有點敏感,所以爸媽從來都是主動把錢給我,在我的記憶里,我很少開口找爸媽要錢。他們真的是很棒的父母,總是會第一時間覺察到我缺錢,然后找個理由把錢塞給我。
因此我也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借別人的錢一般都是不等別人要,一定要提前還上,盡量不要讓別人為難。而且我很倔強,不是撐不下去的時候,絕對不會找別人借錢。也許正因為我的這些堅持,才讓我身邊的朋友更加信任我。
所以我覺得不管是朋友還是親人,我們都需要去幫助他們,也會得到他們的幫助,正因為彼此的信任和感情,才讓借錢這件事情變得更有意義。
當我們還錢借錢的時候真的都要為對方多想想,如果你心里真的有對方,我相信你就不會不還錢,也不會想著占便宜,更不會故意拖延,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會是那么的容易。如果你的心里真的有愛,我想借錢就是一件單純的事情,否則借錢就只會給彼此帶來傷害,影響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