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惜此時心

曾國藩是一個我們都知道的人,是中國古典官僚的巔峰,幾乎每一個為官之人的偶像。但他一生中一直為了一件事耿耿于懷。這件事讓他痛苦不堪,大器如他最恐懼的就是別人提起這一點:

他是個同進士。

一個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他的二十歲,過去就過去了,就再也不會有了。二十歲沒有取得的成就,三十歲千倍萬倍的成就也彌補不了。同樣,一個人在二十歲取得了的成就,無論未來如何,那都是他這個年紀最幸福的回憶。

清華特獎是一個21歲的孩子在學生時代,作為一個本科生,所能取得的最高成就。這個成就固然會過去,人的未來固然不可限定,沒有什么可以確保一個人未來的發展好或者不好,但對于21歲的他,這是最高的榮譽。

我發自內心的羨慕。從當年的學長,到后來的同學,到現在的學弟學妹。我深知人的能力有大小,無論先天還是后天。我注定與他們差幾個數量級。但我會在自己能力內做到最好。

這大概就是清華設置特獎的意義。

但惜此時心。

作者:曹豐澤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550676/answer/1265743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這是知乎上看見的一個回答,問題是“如何看待2016清華特獎候選人”,看到最后一句話心里一顫。

但惜此時心。

心里好像有什么壁壘被打破了,有些東西不斷洶涌地流出來。

回頭翻看自己之前在今年五月十號寫的日記,里面有句段話:

“我買了一個滑板。

我現在二十歲,很多東西不去做,不去耍酷,不去臭美,

就永遠失去了。”

我應該算是有些早熟的人了,有些該有的脾氣早就被自己磨得干干凈凈,偶爾有個表現的欲望,還沒冒頭就被自己現在心里面扼殺。

出去實習過后更是如此,知道對于一個工程師而言,什么需要被看重,什么不需要被看重,于是更加對學校種種活動不感興趣。心里想著什么頭銜,什么獎學金,當時以為是簡歷上金光閃閃的一行加分項,到時還不如項目里中一段寫得漂亮的代碼。

抱著這些東西對未來毫無意義的想法,我就這樣錯過了它們。

是的,這些東西對未來沒有意義。但是,它們能給此刻的人生帶來的歡愉和成就感,可能是未來再也得不到的。而歡愉和成就感,幾乎就是人生的意義了。

如作者在評論區里面說的一句話一樣:十歲想買沒買到的玩具,二十歲買十個也沒用。

我二十歲,想被人稱贊,想在漂亮的女生面前出風頭,想成為酷酷的人。

它們沒有什么意義,老來會覺得可笑。但是可笑又怎么樣呢,年輕的時候害怕被自己老了的時候嘲笑,老了之后就不會害怕別的么?

尊重,愛護,珍惜現在的自己,呵護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圍里,滿足自己不過分的欲望。

有種悲哀是:被年少的不可得羈絆一生。

我覺得還有種悲哀:被年少錯過的可得羈絆一生。

不要悲哀,不要畏手畏腳,不要擔心老時的回憶。

年少的時候不曾體會年少的感覺,恐怕才是老時回憶起來最后悔的事。

但惜此時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