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這么長時間的《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今天被薛老師在得到平臺的課程助理驚到了,今晚的直播她居然滔滔不絕的講了10多分鐘,里面有一些自己的體會,有一些其他聽眾的留言。雖然講的內容都不是她的獨創,但是短短三個月她的變化是如此之大實在令人驚訝--之前也就是幫薛老師打打廣告,這次居然總結了這么多內容。可見持續的學習,持續的跟高手學習,并且持續的輸出是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可以很快的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今天我也來把學到東西總結一下,并且結合我們的行業對以下四句話做一個解讀
1、凡選擇必有歧視
2、凡競爭必有成本
3、凡政策必遭遇對策
4、凡爭奪必有妥協
1、凡選擇必有歧視
我們健身教練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你的同事或者其他健身房,而是你會員的飯局,進口大片,美容院,或者其他有意思的東西。一天的時間就24小時,除去睡覺8小時,上班8小時,吃飯加通勤時間,陪孩子或者其他家人。好不容易剩下一兩個小時空閑時間,真的很想躺在床上看看美劇,或者去做個美容,修修指甲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完整的一到兩個小時的事情。
于是客戶面對僅有的一兩個小時空閑必須做出選擇,去了電影院就不能來健身,選擇去了美容院也不能來健身。有人會說我們也不用天天去電影院和美容院啊,對啊肯定不是天天去,但是一定會有別的事情等著你啊。所以選擇了其他的項目是對健身的歧視,選擇了健身是對其他項目的歧視。這里的“歧視”并不是平常理解的種族歧視那個“歧視”,而是一種取舍。
2、凡競爭必有成本
說完了行業外部的競爭,我們來一起看看行業內部的競爭。
現在joinfit做的主要是小工具,市場上也有來自進口設備和其他國產品牌的競爭壓力。客戶面對兩個質量和外觀差不多的產品時,如果沒有情感因素在里面當然會傾向于選擇便宜一點的,這個時候哪個廠家做出更大的讓步客戶就會更容易選擇它。這個價格上的讓步就是一個很大成本。
如果不在價格上做文章就得像劉潤老師說的那樣--人有我優。為了實現這個“優”就要投入跟多的設計成本,材料改進成本等等。 ? ? ? ? ? ? ? ? ? ? ? ? ? ? ? ? ? ? ? ? ?(劉潤老師的原話是:人無我有 人有我優 人優我廉 人廉我轉)
3、凡政策必遭遇對策
在我們國家非醫療機構是不可以在執照上出現康復,正骨等字眼的,但是很多疼痛的治療是得通過非醫務人員來完成的,我們國家的大部分醫院骨科是不管關節半脫位帶來的疼痛的,只要你片子上顯示沒有骨折,骨裂或者骨腫瘤,就認為你沒問題。
而非醫療機構--健身房,康復工作室,推拿按摩為了不被冠以非法行醫,當有能力接待醫院不管的客戶時,也只能打擦邊球,就算你非常有效果。
4、凡爭奪必有妥協
健身房的會籍為了爭奪會員就會采取主動降價的策略,一般是價格變動或者贈送月份或其他禮物。
非會員一般會考察好幾家健身房,然后選擇一家離家近而且價格便宜的。如果恰好距離差不多的地方有兩家硬件環境差不多的健身房A和B,這個非會員就會根據價格做出選擇。他會對A健身房會籍顧問說,B健身房3500塊可以給我14個月的卡期,你現在價格跟他們差不多,離我家的距離還比B健身房遠一兩百米,我不準備在你這里辦卡了除非你給我更合適的價格。
為了留住這個客戶,A健身房的會籍顧問就會妥協,一般是送更多的月份或者是送幾節私教課,更夸張的是有時候為了沖業績,在價格必須下降而公司又不允許的情況下,會籍顧問會拿出自己的傭金返給客戶。
以上就是我用健身行業中的一些案例對這四句話的解讀,歡迎你和我一起發現生活中的小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