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應外合―孩子也需要被尊重》洪蘭
01? 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記
孩子大了,他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一旦父母不信任,孩子會感到背叛,進而選擇逃避。
02? 如何保障孩子與父母經常分享自己遇到的事?
我們自己很清楚:當我們向別人訴苦時,如果對方是同情的態度,我們會越講越多,反之,我們則不再訴說。所以當孩子開始說時,不要隨意打斷他,更不要不分青紅皂白的就開始指責。你能給他提供幫助,他就會來找你。
03? 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父母不用分秒必爭,緊迫盯人。比如只要孩子把該做的做完,不限定他怎么做或什么時候做。只要孩子掌握了主動權,他自然知道合理安排。
04? 給孩子一個表現機會
不用事事包辦代替,父母敢于放手,不僅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還會讓孩子產生新的創意。
05? 言傳不如身教
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狀態。想讓孩子不看電視,你就得關掉電視;想讓孩子讀書,你就得讀書。
06? 請允許孩子犯錯誤
我們的教育是一種不允許孩子犯錯的教育,孩子有錯輕則挨罵,重則挨打。比如功課不好挨打,摔破碗挨打。長期這樣,孩子能成材嗎?
07? 有特色比完美更重要
莎士比亞、歌德很偉大,但是他們都不完美。
08? 營造愉快的故事時間
每晚睡前,專心陪伴孩子30分鐘,可以念故事或討論白天發生的事。
09? 孩子字寫不好,你確定他是在亂寫嗎?
字寫得不好被重新擦掉重寫,孩子不敢再亂寫。但是已經好好寫了還是不整齊,很可能是手臂小肌肉尚未成熟,影響對筆的掌握和對力道的操控。
10? 孩子的教育是不能被等待的
教育是脫貧的唯一機會,要給孩子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