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愛看球也愛踢球的付教練,曾經國安青年隊職業球員,現居英國,一邊進修教練,一邊教孩子踢球,兒子七歲現在英國讀小學。
今天,付教練來到【大觀 | 家庭教育實踐專欄】繼續分享英國校園故事。
上一篇,我和大家分享了《兒子在英國學校被白人孩子欺負,老師根本不管》,有朋友說自己孩子受欺負要堅決打回去,這個觀點我可不是第一次見了,“成功”的案例也層出不窮,可這真的有效嗎? 真能從根兒上保護孩子嗎?
以暴制暴?
記得我小時候,隔壁院子有個男孩,父母有點“護犢子”,讓孩子切記不能吃虧,吃了虧爸媽就告訴孩子要打回去。
有一天,他和一男生打架,對方不服氣了,叫了一幫人,帶著木棍,一頓暴打。小伙子打架沒輕重,不知是誰一棍子打在他后腦上,他當場昏迷,被拖進了急救車、送進醫院,住了大半年多才出院,生活都不能自理。
肇事的幾個孩子也沒跑了,因為主犯的年齡超過了十四歲,到了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被送去勞教,對于這個孩子,以后的生活也注定比一般人更加艱難。
在這次以暴制暴的較量里,沒有勝利者。
說出來,你怕啥?
既然暴力無益,您可能忍不住要問了:“照你這么說,孩子被欺負了,不讓打回去,那就忍氣吞聲?逆來順受?你說了半天這個不行,那個不對的。你到是給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呀!”
我們來看看英國的社會,學校,家庭是怎么教孩子面對霸凌事件的呢?——說出來,你怕啥?學會打小報告!Speak out. Stay safe!
從Speak out.Stay safe.作為口號這個表現來看,我們就可以知道,有很多孩子遭遇了霸凌之后,不喜歡說出來,而是,獨自默默忍受痛苦。
說出來的大難題
為什么被霸凌的孩子不愛說出自己的遭遇呢?
1.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遭遇霸凌
下圖是英國相關教育機構對“霸凌”做的場景解讀(霸凌包括生理上的拳打腳踢,口頭上的侮辱,謾罵,嘲諷;精神上的刺激,孤立;還有網絡上的誹謗,傳播負面消息等等。),家長、老師足夠重視,也能讓孩子注意“保護自己”的邊界。
英國教育機構制作的“霸凌”圖解
2.擔心丟臉,避免更加尷尬
比如自己在廁所被打了一頓,身上的錢也被搶走了。本來只有自己知道,一報告老師和學校,就有可能同學們都知道了。
3.擔心被打擊報復
如果自己“告狀”了,萬一被壞孩子知道,那就慘了……壞孩子會變本加厲。
4.爸媽不理解自己
“媽,今天XX打了我一下”……“你怎么這么笨?就讓他打啊……”
孩子聽了這話,還怎么繼續說呢?
三步走,幫助孩子遠離暴力
理解了孩子為什么不說,那家長要怎么做、才能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呢?(直接上書學校,我們母子、父女都是生死之交……只是一種途徑啦)
1.溝通
保持持續的交流。全面了解信息,才是妥善解決問題的開始——每家孩子脾氣不同,平時和孩子多聊聊,對孩子學校的事有概念、讓孩子知道你能懂Ta,你也就能更早察覺有沒有霸凌的信號。
2.觀察
細致觀察孩子每天的情緒變化,可以多用文字記錄每天孩子的表現,靠主管感覺,往往會先入為主、不客觀、不靠譜。比如,我們猜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覺得孩子不高興,說話也少了,吃飯也少了,睡覺也晚了,早上不愛上學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回顧記錄,有可能發現孩子吃飯一樣多,說話一樣多,因為作業多睡晚了,因為睡晚了所以起晚了,出門上學也就晚了,都很正常。
3.尋求專業幫助
為了進一步避免我們的主觀錯判,我們可以找到外部幫助,比如老師,比如家庭其他成員等。這樣可以從不同的視角綜合來評價孩子的情緒和行為,也更容易發現問題,更客觀的判定問題。
創后修復:陪孩子走出傷害
當孩子愿意開口說之后,接下來家長應該怎么做?
1.認真聆聽孩子的講述
避免打斷孩子,避免急于發表自己的觀點,避免孩子剛說一半,家長就開始表達對事情的判斷。一定要平靜地聽,避免表現出憤怒,震驚,沮喪等情緒,更不要質疑和懷疑孩子說的話,這些激動的情緒都會使孩子停止講述,不想再說下去。
2.家長要表達你的重視
避免說:“就這么點事,沒什么的。”“這個很正常,沒什么的。”也許,我們的想當然、輕描淡寫、不理解、不重視,可能會再次讓孩子關上心門。
3.肯定孩子“說出來”的行為
在孩子講完經歷后,家長一定要通過語言,動作,表情,眼神,明確的讓孩子知道,他把事情說出來是對的,這樣可以引導孩子說出更多細節,后續也能做更深入地溝通。
4.明辨是非
要讓孩子知道,被虐待永遠都不是自己做錯了。女孩子被性騷擾,不是因為自己穿了漂亮衣服,不是因為自己愛說愛笑。男孩子被欺負,不是因為自己性格內向,也不是因為自己個子長得小。“在自己身上找原因”,這話不能輕易說,家長更要理性處理。
5.和孩子永遠站一邊
孩子愿意和我們說,就是因為,他認為我們一定會相信他們,支持他們,幫助他們。如果我們沒有表現出他們期望的樣子,那以后,他將不再會與我們交流。
6.孩子的問題,我們不隨意插手
不要親自去找欺負人的“兇手”,這樣往往會使情況更糟糕,使得自己的孩子面臨更多的麻煩。
7.聽聽孩子想怎么處理
明確告訴孩子,我們可以去告訴相關機構,根據事情的嚴重性,也許是學校老師,也許是教育部,也許是警察……要讓孩子感覺到你是真心想幫助他,而不是去把事情搞得更糟糕。
8.盡早“匯報”
與孩子取得一致后,馬上通過正確渠道匯報,越快越好,越早匯報,霸凌事件對孩子的傷害越小。也可以讓孩子感覺到,你非常重視他,第一時間可以保護他。
綜合我分享的這兩篇關于霸凌的文章,如果我們想保護孩子遠離霸凌,我們首先要對霸凌有正確的認識,然后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與孩子交流,最后通過有效的渠道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說了這么多,只是我們都希望——在孩子心目中,世界這么大,我們在一起什么也都不怕!
文/付教練@大觀家庭
大觀家庭(id:thedaguan)出品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內容合作請微信聯系大觀家庭(ID:thedag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