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歌》(經典名篇)

《桃花庵歌》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詩人唐寅(字伯虎)的經典詩作。《桃花庵歌》是唐寅詩詞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況、自譴兼以警世之作。

說到桃花庵,這里有一個故事。說是唐伯虎當年在蘇州看上了一處房子,是別人廢棄的別墅,“長久未有人別業”。蘇州還有個地名,就叫桃花塢。據記載,唐伯虎在決定買房時,因為沒有錢,只好用自己的部分藏書作抵押,向京城一位當官的朋友借的錢。后來,他用了兩年多時間努力寫字畫畫賣錢,才還清了購房款。

蘇州唐寅[yín]園原版

(與蘇州唐寅園的碑拓原版完全一致,包括原版的異體字、通假字等全部保留,由于系統原因,個別異體字直接轉成簡體字了)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花前花後日復日,酒醉酒醒年復年。

不愿鞠躬車馬前,但愿老死花酒間。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世人笑我忒風顛,我咲世人看不穿。記得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弘治乙丑三月桃花庵主人唐寅

注:咲是“笑”的“完全異體字”,在任何情況下讀音和意義都和本字一樣。

古籍版本一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風顛,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古籍版本二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來花下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忒風騷,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古籍版本三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趣,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難點解析

難點是“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這一句:

五陵,五陵是漢代長安城外五個漢代皇帝陵墓所在地,分別是高祖的長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陽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 五陵原,即是以西漢王朝在這里設立的五個陵邑而得名的。

漢高祖九年(前198年),劉邦接受了郎中劉敬的建議,將關東地區的二千石大官、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大量遷徙關中,伺奉長陵,并在陵園附近修建長陵縣邑,供遷徙者居住。

以后,漢惠帝劉盈在修建安陵,漢景帝在修建陽陵,漢武帝在修建茂陵,漢昭帝在修建平陵之時,也都競相效尤,相繼在陵園附近修造安陵邑、陽陵邑、茂陵邑和平陵邑。

漢朝時代,重農輕商,尚仁尚儉,沒有青樓,即使非常顯貴的大官和富人,其富貴也只體現在車塵、馬足、顯耀、忙碌方面,不能享受尋花覓柳帶來的樂趣。

明朝時代,重視商業,城市繁榮,青樓是五湖四海各方富貴人員聚集之地,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在經濟中地位都非常重要。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就一個意思,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了田?

其實花枝巷之所以能夠常年繁榮昌盛,新人一批接一批細水長流、源源不斷地進來,背后是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默默操縱著,這涉及到一種文化,甚至一種政治理念。

有種樹,才有花可摘。能通過青樓看穿世情的人不多,唐寅是其中一個。

這一方面是由于他自己聰明過人,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別人指點,帶領他見識過很多事情。從整句意思來看,唐寅貶抑漢朝,推崇明朝意思非常明顯。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這一句亦可做這樣的解釋:看那五陵豪杰多么的風光,如今他們的墳墓也是沒有花,沒有酒(指代沒有人來祭拜)更是被鋤開做了良田。

和好了歌里面的“古來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表達的意思相近。

這表達一種對功名利祿的淡薄和輕視的感情,給“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做了一個很有力的注腳。

整體鑒賞

全詩畫面艷麗清雅,風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風舞雪,意蘊醇厚深遠。雖然滿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艷字眼,卻毫無低俗之氣,反而筆力直透紙背,讓人猛然一醒。

唐寅詩畫得力處正在于此,這首詩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全詩描繪了兩幅畫面,一幅是漢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場景,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場景。

只用了“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碌碌”等十幾個字,就把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場景傳神地勾勒了出來。

唐寅自己的生活場景描寫得比較詳細,“種桃樹”、“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酒盞花枝隱士緣”。

兩幅畫面孰優孰劣由讀者自己體會和評定。

描寫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起首四行,有如一個長長的“推”的鏡頭,由遠及近,將一個畫里神仙陡然呈現在讀者面前。

短短四行,重復用了六個“桃花”,循環復沓,前后鉤連,濃墨重彩,迅速堆積出一個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設定的情境之中。

不緊不慢的語調和語速,又加重了讀者的親切感和好奇心:這桃花仙人究竟過得是怎樣的神仙生活?接下來的四行便展開一幅“醉臥花間”的美圖:“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看這桃花仙人何等逍遙,何等快活,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醉酒賞花。

這里,花與酒,已不完全是詩人藉以譴懷的外物,簡直是詩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說也成了獨立的生命個體,花、酒與人,融為一個和諧的整體。

以上幾句,可謂作者自況,意象生動、鮮明而有深義。

那個曾經幻想“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學子唐寅不見了,那個煙花柳巷醉生夢死的風流才子不見了,痛也痛過,樂也樂過,在經歷了幾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終于還是選擇逃離鬧市,為自己選定這一處世外桃源,和繼娶沈氏,開始了相對平靜的隱居生活。

雖仕進無門,畢竟身有所托,又值壯年,美景逸思,一詠成詩。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此一句承上啟下,道出了詩人的志趣所在:與其為了榮華富貴奔波勞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間快活逍遙:“車塵馬足貴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車塵馬足”只是富貴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與貧者結緣。

如果用金錢和物質來衡量,這兩種人兩種生活自然有著天壤之別,但換個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貴者須得時刻繃緊神經,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過活,而所謂貧者,卻能多幾分閑情,多幾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實,更加輕松和快樂。以上六行全用對比描寫,感情在激烈的碰撞中展開,每一句中,因用韻的關系,前緊后舒,充分表現出詩人傲世不俗的個性,和居處生活的的超脫與釋然。

注:“車塵馬足顯者勢,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閑。”綜合全文意境,顯者與隱士的對比,較富者與貧者的對比更貼合,作此詩時,唐寅已經經歷過了出仕不利,已經絕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進取之意,是隱居在此。

然而此中真義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見“別人笑我忒瘋癲”?而“我”,卻不以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難道你們沒有看到,昔日叱咤風云富貴至極的君王將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沒,勢已落,連花和酒這些在他們生前不屑一顧的東西都無法奢望了,甚至連墳塋都不保。如果他們在天有知,也只能無奈地看著農夫在自己葬身的土地上耕作了。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一句收束,戛然而止,余味綿綿。

通觀全詩,層次清晰,語言淺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謠式的自言自語,然而就是這樣的自言自語,卻蘊涵的無限的藝術張力,給人以綿延的審美享受和強烈的認同感,不愧是唐寅詩中之最上乘者。這也正合了韓愈“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荊潭唱和詩序》)的著名論斷。

這首詩中最突出,給人印象最深的兩個意象是“花”和“酒”。桃花,最早見諸文學作品,當于《詩經·周南》之《桃夭》篇,本意表達一種自由奔放的情感。而至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來表達隱逸情懷了。古代,桃還有驅鬼辟邪的意思,而“桃”與“逃” 諧音,因有避世之意。在唐寅的詩中,“桃花”這一意象頻頻出現。試舉幾例: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把酒對月歌》)

桑出羅兮柘出綾,綾羅妝束出娉婷。娉婷紅粉歌金縷,歌與桃花柳絮聽。 (《桑圖》)

野店桃花萬樹低,春光多在畫橋西。幽人自得尋芳興,馬背詩成路欲迷。 (《題畫四首其一》)

花開爛漫滿村塢,風煙酷似桃源古。千林映日鶯亂啼,萬樹圍春燕雙舞。 (《桃花塢》)

草屋柴門無點塵,門前溪水綠粼粼。中間有甚堪圖畫,滿塢桃花一醉人。 (《題畫廿四首其十五》)

不難看出,例中桃花意象都是用來表達閑居和隱逸生活的。

“酒”,在中國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可以用來表達悲壯慷慨情懷,更與世事蒼涼、傲岸不羈、獨行特立結緣。晉有陶淵明、嵇康,唐有“飲中八仙”,宋有東坡“把酒問青天”,而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

唐寅在世時聲名已著,除在繪畫史上擁有突出地位外,在詩詞上亦有獨創的成就。其詩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語,意境警拔清新,在當時獨樹一幟,并

以其獨特超凡的個性和藝術氣質,從一個側面,給那個自由、開放近乎荒唐、混沌的時代做出典型、生動的詮釋。

內容鑒賞

唐寅才華橫溢、鋒芒畢露,卻年少失意,看破官場后唾棄仕途,最終采取了與中國歷史上許多文人相同的生活方式:消極避世。這首詩就是體現這種思想的典型。狀若瘋癲的高傲,看破紅塵的輕狂,看似灑脫不羈,卻又隱隱透出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獨意味,其深埋心底的懷才無處遇、抱負不可舒性情也可略見一斑。

技巧鑒賞

詩中的每一句幾乎都是對偶句,整首詩對仗極為工整,讀來朗朗上口,感染力及情感沖擊力極強;前三句還用了頂針手法,在詩歌開頭清晰描寫環境的同時,手法語境上頗耐人玩味,引人入勝的同時順其自然的帶出了后面的部分。詩中也未用艷麗詞藻,就像唐寅清高的為人。

全文鑒賞

前八句詩人自比為桃花仙人,描述了流連花酒、醒后復醉的逍遙生活。中間八句通過自己與富貴者的比較,表達了一種安然自得、不慕世俗功名利祿的生活態度。詩人表示,寧愿貧困而死,也不愿為五斗米折腰,在達官貴人面前搖尾乞憐。他以達觀的態度表示,無論處于富貴還是窮困境地,都要各安天命,雖然兩者相差極為懸殊。接著又以詼諧的口吻又將貧賤的人跟受驅使拉車的馬作一比較,見出自己雖清貧卻安閑自樂、保全氣節,自有另一番生命的尊嚴。最后四句點明主旨,向世人表明,不要把自己貌似顛倒狂放的忠告當做笑i舌,實際上是世人都為名利所遮蔽而不能清醒地面對人生。末尾兩句收攏全詩,于冷嘲熱諷中忽作狀語,精警沉痛。

全詩以逍遙自在的桃花仙人自比,表現了自己平凡真實中帶有庸俗消極一面的真實內心,帶有憤世嫉俗之意氣。全詩明白如話,不用任何典故和華麗辭藻,語言音調務近俚俗,輕便自山。詩中借鑒了民歌中的頂針手法,前數句接連而出,親切通俗。詩人以桃花仙人自喻,以“老死花酒間”與“鞠躬車馬前”分別代指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又以富貴與貧賤的各有所失,形成鮮明強烈的對比。

作者介紹:

生平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據傳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民間有很多關于唐伯虎的傳說,最為人熟悉的《唐伯虎點秋香》曾多次被改編成戲劇,以及拍成電視劇及電影,也宣傳、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間的形象。

唐寅出身商人家庭,有一妹一弟,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自幼聰明伶俐。20余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枝山的規勸下潛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此后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佯狂得以脫身而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逝。

成就

歷史上的唐伯虎盡管才華出眾,有理想抱負,是位天才的畫家,但他那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這個社會。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僅54歲。他臨終時寫的絕筆詩就表露了他刻骨銘心的留戀人間而又憤恨厭世的復雜心情:“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

擅山水、人物、花鳥,其山水早年隨周臣學畫,后師法李唐、劉松年,加以變化,畫中山重嶺復,以小斧劈皴為之,雄偉險峻,而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多為仕女及歷史故事,師承唐代傳統,線條清細,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于水墨寫意,灑脫隨意,格調秀逸。除繪畫外,唐寅亦工書法,取法趙孟頫,書風奇峭俊秀。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枯槎鸜鵒圖》等繪畫作品傳世。

唐寅文學上亦富有成就。工詩文,其詩多紀游、題畫、感懷之作,以表達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對世態炎涼的感慨,以俚語、俗語入詩,通俗易懂,語淺意雋。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輯有《六如居士全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0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82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4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2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0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3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94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7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0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3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6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2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1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普羅大眾從影視劇、小說,或者軼聞、故事之中了解到的,絕大多數是一個風流倜儻的公子哥兒唐伯虎;然而,感興趣的話,對唐...
    斯麥爾閱讀 1,996評論 2 16
  • 詩詞原文版本一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走刀閱讀 1,434評論 0 0
  • 桃花庵歌 明代: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
    劍輝閱讀 545評論 0 0
  • 坐在電腦前,打下這幾個字的時候,時鐘已經劃到最后兩個小時,我才開始寫今天的打卡文章。唉,有意無意中,又拖延到了現在...
    撿歲拾光閱讀 155評論 0 0
  • 一一點評云中飄舞《夜里》 夜已深,初戀的風擁抱甜柔的路燈在窗外蜜蜜細語 墻上的掛鐘滴答,滴答彈著小夜曲和你送的那束...
    藍藍的子夜愛在陽光閱讀 633評論 32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