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曾哥。

我喊她“曾哥”。

曾哥不是會唱綿羊音的那個“曾哥”,曾哥是我們五人小分隊里的曾哥。其實參照她清純秀麗的面龐,更應該叫她“娟兒姐”才對。娜娜就叫她“娟兒姐”,我卻更傾向于“曾哥”。因為叫“哥”的女孩子多少都有點江湖上的爺們兒氣質。曾哥的爺們兒氣質融入到她的身體里,不甜不膩,恰到好處。兩年不見,歷經風雨洗禮,她愈發成長為一個時而文藝灑脫時而剛柔并濟的混合體。她讓我聯想到向日葵。

曾哥家在白銀。第一次見她是在甲流過后準備返程時的火車站候車大廳里。她帶著一副小框眼睛扎著馬尾拖著行李箱,看上去瘦瘦小小步子卻走的利落迅速。她很愛說話,剛見我們就跟我們說她二十天前在學校遇上甲流后是怎么當即決定買機票回家半路還碰到出租車司機停車要求加價最終補了三十塊錢的故事,聽得我膽戰心驚外加五體投地,跟那個頭回買票插隊就被別人拒絕然后哭鼻子的我相比,曾哥簡直是大神,我心里默默地給曾哥貼了個標簽:膽兒大。第一學期結束后,曾哥介紹我們認識了江江,于是在那年的某個偉大的日子里,在東北大慶火車站,五人小分隊正式成立。

曾哥組織能力與領導能力相當。都說上了大學要多多參加社團活動豐富課余生活,我照做了。到了大二結束一看,參加過的活動用十個手指頭就能數得過來,偶爾愛心社還通知我周末出去植個樹什么的,懶癌一犯我基本都不去。曾哥卻從大一開始,三四個社團活動齊頭并進,周末忙碌的有聲有色,現在看她的空間相冊,很多都是她穿著小西裝戴著胸牌和其他人一起忙碌的工作照片,她也愛寫東西,演講稿、論文總結,花上兩節課的時間在鍵盤前敲敲打打,趁著飯點下樓去食堂旁邊的復印店里打印出來,下午就能用。活動開始,站在講臺前,抬頭挺胸信心十足,完全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霸氣。

但如果只認為她是往女強人路上發展的話,那你就錯了。

畫風一轉的曾哥,是溫柔、安靜、熱愛生活的小小安妮寶貝,她的文藝勁兒大多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沒事兒了多寫點忙碌了少寫點,遇上溫暖的人和事要寫碰到喜歡的天氣更是要記。

她寫得一手好字。

我甚至希望,結婚的時候,如果有機會,可以在每一份婚禮請柬上,看到曾哥為我寫的字。(后來這個愿望沒能實現,不過也收到了曾哥的親筆祝福,知足啦!)

這樣的她,很難跟女強人聯系起來,但這就是她:有自己堅持的東西,能平衡生活中所有的不平衡。注重細節、心思細膩。

愛情里的她,亦如此。

她慢慢地、有計劃地,安排著自己的未來。記不清上次給她打電話是什么時候了。只記得她堅定地說,要留在那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和未來的他,組建一個幸福的小家。

我掛了電話。

看見窗外那片金黃色的向日葵。

亦如當年那個她。

祝你幸福,曾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