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可是哥依然期待
有一種哀傷叫做哀莫大于心死,可是還有一種比哀傷更哀傷的哀傷,叫做哀莫大于心不死。
竹竿被我拉進醫院的時候,宛若處子。這倒不是在形容他的儀態很恬靜,而是在描述他誓死不從的態勢,但在推推攘攘之中,卻又包含著一絲一窺究竟的期許。在這樣一種十分之九推十分之一就的局面下,把他從宿舍拖到市一醫院,可花了我不少力氣。至于從一樓綁架到九樓,則幾乎要了我的老命了。
事實上,對于那些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它還沒有真切地發生,每個人心中都會殘存著僥幸心理,我也不例外。盡管竹竿以先知的姿態給我和小麻將的未來判了死刑,但是我始終不相信,或者說不愿意相信。
但是,越來越多的例子真真切切地擺在我眼前。比如看懸疑片或者偵探片的時候,竹竿總是能夠準確地知曉劇情和真兇。要說他看過這部電影的話,那看一場直播的球賽,竹竿也能在比賽中就知道最后比分,則實在是讓我感覺脊背發寒。好在他頗厚道地沒有說出來而是寫在紙上疊好放在我口袋,不然哥真心會掐死他。
好吧,這是一個唯物的時代,我要相信科學。
為此,或者是因為我的不死之哀,竹竿在我的近似綁架之下被我帶到了市一醫院精神科。市一醫院的精神科專家在全國都是很有名的,接待治愈患者無數,什么郁抑癥啊、什么什么癖啊,幾乎是來者必愈。當然,某些已經程度很深的精神病,還得因人而異。
花了五倍的價錢掛了一個專家號后,我把竹竿綁架到了九樓。在專家的辦公室外,竹竿又停了下來,怎么拖都拖不動。當時我真心沒力了,而且也有點急躁,對著竹竿就吼了起來:“媽的你到底是想整哪樣啊,再怎么樣我們也要知道究竟啊?!?/p>
竹竿沉默了一會,只說了一句話:“兄弟,你知道如果我去看精神科,傳出去別人會怎么看我么?”
換我沉默了!
的確如此,在長期的思想禁錮之下,精神科還不是一個能被大眾廣泛接受的科,一個郁抑癥甚至是偏頭痛搞不好傳出去就變成神經病了,就因為你去過精神科。
我之前從來都沒有想過這一點,雖然我對竹竿所說的打籃球時撞了下頭然后就有了突如其來的神秘預感表示出質疑的好奇心,但是這種好奇心從來都不是我綁架竹竿來醫院的第一緣由。從始至終,我想確定的就是竹竿的預言能否精準到無懈可擊。換句話說,我想確定我和小麻將到底還有沒有戲。我從來都沒發現有一如此刻的自私讓我如此厭棄自己,我真是他媽一2B。
“兄弟,對不起。”我看著竹竿的眼睛,誠懇地發自內心地,攬過他的肩膀準備下樓。
竹竿將我的手從他肩膀上推開,我心顫了一下,我想我真的傷到他了。從始至終,他都是在為我考慮,忍著糾結一團的心叫我陷得不要太深,而我卻幾乎沒有顧忌到他的感受。
“你不原諒我,我也奢求不了……”話沒說完,突然感覺話語的著力點一空,轉過身來,卻看見竹竿正向醫生辦公室走去。
“兄弟,我們總歸是要知道個究竟不是。”竹竿轉過頭來對我說道,帶著一絲笑容。
聽到兄弟兩字的時候,我的中樞神經松弛了一下,我知道竹竿并沒有把我的過失放在心上,我們還是好兄弟。但是看到他笑容的時候,我卻悲從中來,那笑容是那么苦澀,像是抹不開的柚子汁??粗窀瓦~進專家辦公室的門,我無言地跟在后面走了進去。
狗屁的專家,竹竿說了半天,專家都是一副漠然的表情擺到底,或者竹竿在他眼里就一神經病。
我終于知道竹竿為什么要說他賊他媽想死了,一個無人理解的世界是凄苦的。而且他知道事情的所有結局,他原來熱衷的籃球、劇情片和DOTA等一切爭逐都失去了意義,因為這些在他眼里都是透明的。他的生活已經被徹底摧殘了,只有茍且的生命在繼續,或者他將這樣凄苦一生。原來在電影里看到那些可以預測未來的先知,總是會無限地向往,但是當這一切發生到自己或者兄弟的身上時,才發現原來這一切并不好消受。
那個狗屁專家的神情絲毫不見削弱,反而愈演愈烈,在兜里的手機響了之后竟然完全撇開我們倆,接起了手機。
與此同時,我的愧疚感也越來越濃,我真心不該慫恿和綁架竹竿來這個鬼地方,我的自私和無知給竹竿帶來的是更大的傷害。
“打電話過來的是你的老婆,她要告訴你家里的馬桶堵了。”專家還只按下了接聽鍵,都沒來得及湊到耳朵邊,便聽得竹竿如是說道,他一臉疑惑地看著竹竿,完全沒懂竹竿在說什么。
“嗯,嗯,下水道堵了你打電話給物業嘛,打給我干嘛?哦,物業電話啊,抽屜里的紅本子里有。嗯,好,晚上回來再說?!睊炝穗娫?,專家的神情突然變得嚴肅起來,面向竹竿:“你剛剛說什么?”
“Nothing!”竹竿聳了聳肩。
專家突然俯身下來,筆擦擦劃了幾下,開了一張處方單:“去照個CT。”
人是多,醫院的效率也著實讓人不敢恭維,在外面吃了頓午飯,又晃了好一會,我們終于了拿到了CT的片子。那專家盯著CT的片子瞅了好久,又羅里吧嗦問了一大堆問題,臉上的神情越發嚴肅起來。
“第六感固化癥。”專家喃喃地說道。
“什么?”我和竹竿不解地問道。
“第六感固化癥,這是我自創的名字,對于你的這種情況,目前醫學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名詞。每個人都有第六感,但是通常來說,第六感呈現出來的都是一些模糊的影像,飄渺的虛無的像氣態的物體那樣無法拿捏的,但是你這一種不同,是清晰的具體的像固態的物體那樣可以拿捏的。這樣的人,百萬個人中也未必也會一個。我從醫二十多年,幸運地接觸到了兩個,一個是你,另一個是一位苦練開天眼的中年人。你看這片子,印堂進去兩寸,這像松果的這一塊區域醫學上稱之為松果體,剛出生到四歲前,這塊區域是微微張開的,成年后,這塊區域就退化閉合了。但是你和那位中年人不同,你們的CT片子非常類似,松果體都是不閉合的,而且神經末梢排布得很密?!睂<屹┵┒劇?/p>
“這么說,我就是百萬無一的開了天眼的?可是我從來都沒有練過什么開天眼啊,我只是打籃球撞了一下頭然后就這樣了。天眼能關掉嗎?預感準確度有多少?”竹竿一連拋出了N個問題。
“這個不一定的,苦練也不一定練得出來,不練也不一定就沒有。至于會不會一直保持,還不太能確定,臨床案例實在是太少了。本身第六感固化癥的人就不多,百萬無一,有這種癥狀的大部分還是苦修禪法的高僧。還有預感精確度,基本上來說是準確的,這也是氣態的第六感和固態的第六感最大的差異。當然,未來這種事情,存在的變數太多,也不太能說清楚?!?/p>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