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幾天突然有點悟道的感覺。那就是做什么、說什么都要有思考再做、再說,而不是妄動,甚至想什么也要時時自省,這使我每時每刻的心靈都得到平靜。我想起我在公園看過的一次足球比賽,那是業余愛好者的球賽,7人制的小場地,四周有鐵絲網。我在一邊觀察了很久,每個球員的表現,有技術好的、粗糙的,態度積極的、玩票的,性格強硬的、溫和的。其中一個球員讓我不由自主的產生好感,他沒有多余的動作,跑動的路線合理,傳球準確,力度合適,沒有其他人大力射門的動作。效果也很好,傳球準確率高,進球效率高,短短10多分鐘他就進了兩球。他話也不多,語言表達的內容和情緒都不夸張,點到為止,而不像有的人踢的效果不好卻態度張揚、情緒暴躁、或者廢話連篇。當時我就感覺這個人要高級一些。
? ? ? ? 把這個道理運用到自己身上,感覺得到了心靈的自由。作為領導,在單位不說廢話,斟酌了再說,同事更能接受,領導效率更高。開玩笑的話、寒暄的話不隨便說,自己不累,也不顯得啰嗦和聒噪,這樣別人更不會討厭。至于想要表現幽默的人,太多了,不缺我一個,何況我還沒到骨子里幽默的地步,非要勉強自己幽默,不是東施效顰嗎?情人或者愛人之間,點到為止,愛的表達更珍貴,極端的形容就是:愛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因為珍貴而感人。如果絮絮叨叨,愛人也會煩你,就算你不斷說的是:我愛你。
? ? ? 這個道理從語言可以推廣到思想和行動。不必要的事情不去想,不必要的事情不去做。把有限的注意力放到有意義的事情上,這比李笑來說的注意力的三個大坑更準確。因為不光是那三個大坑,所有無意義的事都應該不去想、去做。還可以推廣到錢和其他資源上,無意義的事如果占用了錢和資源,你就是在浪費。這種思維,會讓你的人得到解脫,資源得以積累。我還覺得這是成長的基礎,就像一個優盤要存有用的東西先要刪到無用的東西,才有空間。
? ? ? 反思以前為什么做不到這點,因為追求完全的安全感,或者說想得到更多,比如你想更多表現、更多作為,得到提拔或者賺更多錢。所以你不由自主的妄說、妄動、妄想。結果呢?背道而馳。所以要放下你的急迫訴求,放下你所謂的理想,換成那句話:盡人事,聽天命。這樣你就解脫了,而又做到了該做的事。
? ? ? 這個道理從古就有:三思而后行、慎言、慎行。內涵是一致的。但只有當我在生活中真正實踐它的時候,才知道,這是多么有用的道理。
? ? 我是郭峻菱,一個愛學習思考踐行的老炮兒警察,期待與你共同成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