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很形象地比喻說如果書讀得多了,自然就如同女人懷孕一樣,是那種自內而外慢慢地顯露,都是不需要刻意去宣揚的,因為別人很容易的就能夠把你和周圍的人區(qū)分開來。
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人吃著吃著好吃的就淚流滿面,同樣我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讀書讀著讀著就厭世了,不想活了,如果有,請相信我——個中的原因一定無關美食,也必定和書無關!
從小到大,書與美食一直是我的唯二喜好,并且始終自帶治愈系統,專治各種矯情抑郁不開心,區(qū)別僅在于:再精致的食物,最終成就的也只是我這個平淡無奇的個體,唯有書籍,才真正能夠讓人在冰天雪地里,猶自期翼花香,在孤獨困頓時,仍存沈靜溫柔。
當讀書已成為一種習慣,那么你的性格、氣質、乃至命運都已經無法自甘平庸。
《西游記》里面孫悟空向菩提老祖學道時,菩提祖師說:“我教你‘術’字門中之道”,悟空問:“學習這個門中的法術可以長生不老嗎?”老祖答道:“不能”,孫悟空聽后搖頭擺手:“不學不學”……。
同樣的問題:掙下家財萬貫能讓我長生不老嗎?亦或是登上權利的巔峰便可讓人青春永駐?可是和讀書相比,長生不老也不算什么吧——如果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以及家里面的貓貓和狗狗都可以一起長生不老的話,“…不算什么”的那句話算我沒說。
話說長生不老只是一個人的生命無限期地延長再延長——假如只有一個人可以這樣的話,真的是太孤獨了!就如你愛一個人卻不能夠跟他一生一世,這便注定了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而讀書卻是千千萬萬種恩怨情仇,悲歡離合,只要你愿意,就都可以盡情地領略。
我記憶中的啟蒙讀物算來應該是一本叫做《快嘴李翠蓮記》的書,也或許還有其他的,只是這本書記得最清楚,是母親讀給我聽的,只是給一個還不認識字的學齡前兒童讀點兒白雪公主啥的不好嗎?不知道當年我媽后知后覺地發(fā)現,她家姑娘卟愣著一腦袋的小黃頭發(fā),牙尖嘴利地懟人時那小嘴捂都捂不住,是不是曾撫著額頭追悔莫及過?哪天得想著問問。
后來上了小學,家里面開始給訂了《兒童文學》,也就這個階段靠點兒譜,可是沒多久就迷上了金庸古龍,從此后就與瓊瑤式的婉約情腸漸行漸遠,直到現在,攢了一肚子的俠義擔當,僻戾乖張,雖然說沒什么好的——可倒是也沒有什么不好的。
深究一下,其實對自己性格影響至深的兩本書當數《笑傲江湖》和《平凡的世界》,因為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注定孤獨,有相知,有誤解,有看見,有忽視,可所有這些,又都真的能妨礙著什么呢?
《紅樓夢》里面說我們其實是來歷幻的,世間萬般皆虛幻,《西游記》告訴我們人生多劫難,得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方能修成正果,若是這樣說來,諸如上首頁啊簽約作者啊出文集出書啊,好像也就不是那么很急的事情了!
啊!這輩子我已注定成為不了一個四海皆聞名的大廚(因為到現在我連飯都不會做),也或許將來成為不了一個曹雪芹那樣偉大的‘天書’作家,可是結尾卻想借用一句宮崎駿的名言:我不知道我將要去向何方,但我已經在路上。(無戒365極限挑戰(zhàn)日更營第二十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