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元宵節,弟弟請家里的小朋友吃飯。在幾天之前,弟弟就約好了我們,說要單獨請我們吃飯。弟弟的理由就是:今年我發財了。
后來小姨告訴我,是因為年初的時候,弟弟過20歲生日,因為某些原因,我們都沒有機會去給他送祝福。弟弟可能是太愛我們了,就單獨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吃飯了。
聽到這些之后,突然發現弟弟長大了,已經不再是那個調皮而倔強的男孩子了。
弟弟是小姨家的孩子。可是因為一些原因,弟弟從小就離開了小姨,也離開了我們。沒有了媽媽疼愛的孩子,很慶幸依舊健康的長大了。這期間,有過孤獨,有過傷心,甚至有過絕望。這無論對于弟弟,小姨還是我們來說,就像丟了身上的一塊肉一般的心痛。
弟弟在我們家待到4歲的時候,也就是只得到了4年母愛的時候,就和我們分開了。
還記得小時候的弟弟特別可愛,眼睛總是炯炯有神。
我那時候也差不多才五六歲,對于弟弟的出生很是驚奇和喜愛。我總是愛和弟弟待在一起,也像一個小大人一樣,喂他吃東西,帶著他一起去村子里玩。弟弟也總是喜歡跟著我后面來回跑,還一直叫著“姐姐,姐姐”。買冰淇淋的時候,我也會給弟弟買一根,買玩具的時候,我也會想到弟弟,弟弟就是我最喜愛的人。
不過,弟弟很是倔強,頑固。
家里人都說,這是隨了他媽媽。記得有一次,弟弟犯了錯誤,祖母要打弟弟,問弟弟有沒有知道自己的錯誤。一般的孩子都是在被打之前就承認錯誤,可是弟弟就不是這樣了,他寧愿被打到哭,也絕對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所以,祖母準備打弟弟的時候,我就攔著祖母,不讓她打弟弟。可是,弟弟真的是太倔強,祖母毫不客氣的打了他。等小姨回家的時候,我還把這件事告訴小姨,讓小姨去保護弟弟。其實那時候的我們都不知道對錯,我只知道保護弟弟,而弟弟永遠都認為他自己沒有錯。
不過,再怎么倔強,再怎么調皮,他還都是個孩子。
等到他去了北京,真正離開了我們的那天才知道,我們是有多么的想弟弟,多么的愛弟弟。小姨就像失去了心頭肉般的傷心,每天都是以淚洗面,也沒有心思工作。奶奶更是心痛,只要提到弟弟,就會紅著眼睛讓我們不要說了。對于我,還是一個孩子來說,我有很多的憤怒和不舍,為什么弟弟要離開我們。
是我們不夠愛他嗎?
是我們平時責備他太多了嗎?
還是他不愛我們?
就在這樣壓抑的環境里,沒有了弟弟,小姨努力堅強的生活著,奶奶也盡量不去每天哭泣,我們也努力適應著。
幾年之后,有人告訴小姨,弟弟從北京回來上學了。小姨很是激動,就拜托在小學的我,去看看弟弟。我也很興奮,不過有些緊張,小心翼翼地來到弟弟的班上,一眼就認出了弟弟。弟弟很白,不過很瘦,他在班級里有些膽怯,好像還不太熟悉這里的新環境,我叫了聲弟弟,不過他沒有回我,也沒有叫我,只是說還記得我
。隔了幾天,小姨把弟弟接回家吃飯,家里人看到弟弟的時候,都是激動到紅了眼睛。弟弟沒有像小時候那樣跟我們很是親切,只是對于曾經的記憶來說,都只是記得而已。不過沒有關系,只要我們能夠經常見到弟弟就很滿足了。
從那以后,我們平時都能夠見到弟弟好多次面。等到弟弟大了些的時候,他可能是已經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愛了,也會自己跑到家里來玩玩,說來看看小姨和奶奶。
最近這幾年,弟弟只要從北京回來,就會跑到小姨的診所里,也會來我們家吃吃飯,也會和我們家里的孩子一起看電影唱歌。我們之間的親情已經回升到了他小時候的溫度,那樣的自然和溫暖。
今年,弟弟給了奶奶500塊錢,說是自己賺到錢了,讓奶奶買點東西吃吃。奶奶肯定不會要,不過這份心意奶奶是肯定感受到了。
我的弟弟已經長大了,是一個知道感恩的小伙子了。盡管曾經的那些年有過悲傷和不舍,但是弟弟能夠常回家看看,能夠感受到我們的愛就足以。
小姨是這樣形容弟弟的:“他是我這一生最深的痛。過去沒有好好愛他,沒有像其他孩子的母親一樣給予很多的溫暖,以后一定要加倍的疼他,保護他。因為,他是我的兒子。”
愿弟弟以后的日子里都是幸福。
愿我們永遠都是相愛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