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時常會發現自己的東西,有時它們其實并沒有什么用,但是我們總會覺得它將來是有用的,而不愿意舍棄它。再說我們收到一些朋友送的禮物,不管它是否有用,我們都會珍藏起來,不愿意用它也不愿意扔掉它。又或者是我們參加活動、比賽之類的,得到的一些獎品,我們置放在一處,沒有用途,也不會遺棄它。
上面說闡述的三種情況想必你也有所感觸吧?你應該也有這種類似的情況發生吧。
這時就要和你們一起分享一下我新看的這本書《斷舍離》作者最先提出的觀點就是斷舍離與收納術是不同的。
斷舍離是我們以自己為主角來看待東西是否在當下有用,而收納術是以東西為視角來考慮一些問題。
做到斷舍離我們首先就要把關注的焦點放在自己與物品身上,在篩選物品的同時,也會改變自己與別人的關系。
物品需要使用才能有價值。物品也應當在當下回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去,在恰當的位置才能展現它的美感。
我們無法做出抉擇,還有一大部分原因是我們不愿意在折騰,其實收拾東西的前提是需要折騰的,你應該遇到這種情況,你準備收拾自己的衣服,把衣服都拿出來的時候,你的媽媽可能看到你就會說:“折騰什么呢,弄這么亂?!?/p>
我們的生活就好像一缸水,如果你不整理它,渾濁的水也會慢慢沉淀下移,上面的水還是清澈的,如果你胡亂翻騰的話,好不容易清澈的上面的水也會變得渾濁不堪。
其實有時候很多東西都是我們不需要、不適合的東西,可還是扔不掉,可還是堆放在家里,理由僅是一種執念。
我們一定要認清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系,在考慮斷舍離的時候,要以自己為中心,要考慮自己是否需要、是否會用到這個物品,而不是考慮物品可以用…
其實大都喜歡整理、收拾的人,是很厲害的。對于我們這種不太樂于收拾整理覺得掃除很麻煩的人,斷舍離就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只有利用減法思考才可以減少收拾整理。
其實我們大多人都是與家人一同住的,這時候就難免發生,你總是會覺得別人的東西沒有用。如果你產生了想要丟掉別人東西的想法,會使家人覺得自己被否定了,感到受傷,那勢必會引起戰爭。所以,先不要去管其他人,先去高高興興的收拾自己的東西吧。
其實清理掉自己不需要的不合適的物品時會改變自己的運勢變得更好,會使自己的人際關系變得更加美好,身體也會更健康。
如果不知道從哪里著手,就從自家的廚房著手,不然從冰箱著手,只要聚焦在某一場所,不管多小都沒有關系。哪怕是一個抽屜或者你的錢包。
通過《斷舍離》可以整理好自己的家、自己的物品。可以折射出自己的狀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還可以改變自己的人際關系,更可以改善自己的運勢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完滿。
我是君君,改寫你讀到我的文章,歡迎提出建議,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