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紅了有好長一段時間了,可是看到這個名字就沒有什么閱讀的欲望。《島上書店》,從中既看不到人物的性格爆點,也看不到情節的驚心動魄。在高鐵站等車的時候,無意中在書刊亭里看到了這本書,拿起來翻著讀了讀,看到第一章,就覺得有點被吸引了,原來島上書店在那樣一個地方,有這樣一個性格奇特的老板,很好奇后面的故事情節的發展,就這樣吃下了亞馬遜圖書排行榜的這發安利。
《島上書店》的主人公名叫A.J.費克里,是這家島上書店的所有人,這個小島和外界的溝通還挺不方便的,要坐渡輪,每年還有一段時間會完全與世隔絕。在這樣一個孤單的小島上,有這樣一家書店。在這家書店里,有這樣一個略顯孤僻的店主。他們的發展將會如何呢?這次,很想對每一組對象進行逐一的評論。
NO.1??A.J.費克里& 阿米莉婭
這一對情侶就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CP,但是這一對不得不承認的是,他們真的太奇葩了。不是說女方有什么問題,而是男方的個性實在是不像能夠好好相處的人物。他的妻子在幾年前因車禍去世了,他們沒有孩子,所以在這個書店里,在這個小島上,他能夠做的就是守著這個書店,依靠微薄的收入過著自己的日子,偶爾來一場大醉,在夢里看到妻子的幻影。沒有了妻子,他簡直是不會在這個島上生存。很懷疑,他能夠到今天,全都要靠他的妻姐的幫襯。
這一對主人公CP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已經很不愉快了。阿米莉婭是一個圖書銷售代表,她是代表出版社來和這家小書店談生意的。但是面對A.J.費克里各種禁止的題材和對老友故去悲傷的遷怒,我想阿米莉婭走了之后估計有以后再也不來的心思了。但是,一件又一件的事改變了A.J.,讓他在不經意間讀到了阿米莉婭極力推薦,但是被自己劃入禁地的一本書,因為這本書,他重新聯系了阿米莉婭,向她描述自己的看法,并再次邀請她來到這個島上。一段姻緣就這樣開始了,雖然也不是一路順風,但總算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
他們的婚姻之路走的不算很順,但是因為有著相同的愛好,對書籍有著相同的熱愛,所以才能夠牽起這一根紅線。因為島上的交通不便,阿米莉婭的工作常常要不斷奔波,因為A.J.的經濟窘迫,他們在新居只能勉強湊合。在最后A.J.患病的時候,還要百般湊錢,才能擔負得起那高昂的醫療費用。A.J.費克里和阿米莉婭,他們真的不像是一個世界里的人,而且,在這么幅員廣闊的美國,他們居然能夠相遇在一個島上書店,只能說這是命運了。因為阿米莉婭,A.J.成為了一個更好的人,他有了圓滿的家庭,在這個島上經營著書店,有了自己逐漸完滿的生活。
NO.2 ??A.J.費克里& 瑪雅
這是一個父親和養女的故事,不得不說,他們之間的關系真的是有著神奇的聯系的。瑪雅,一個剛剛兩歲的女孩,被母親放在了書店里,希望這里能夠成為女兒長大的地方。可是,她可能沒有料到的是,店主是個特別粗心,也不會和孩子相處的男人。就像島上的居民難以想象這樣一個男人居然最后會收養女孩一樣,我也無法料到,最后瑪雅會成為瑪雅.費克里,難道A.J.不是應該把她丟給福利人員就行了嗎?
瑪雅也不是個一般的孩子,她很聰明,也比較安靜。如果她像一個不懂事的兩歲小孩成天哭鬧,那么,A.J.想必早就有把她丟掉的心思了。在我看來,瑪雅確實是A.J.的幸運兒,因為這樣一個孩子的存在,A.J.顯得有人情味多了,能夠吸引更多女性客戶的上門,如果她們正巧還帶著自己的孩子,瑪雅也會很巧妙地做成一筆孩子的生意。都說女人和孩子的錢是最好賺的,果然如此!有了瑪雅,A.J.不能再像自己獨自一人的時候,不和人接觸,他要向其他人學習怎么照看小孩,怎么進行教育培養,以及很多很多生活上的小細節。瑪雅成為了一個橋梁,是A.J.和外界不得不接觸的橋梁。這個聰明的女孩以自己獨特的智慧維護起了這個島上書店,維護起了自己的養父與他人的交際關系。她天生的寫作才能也在這個書店的熏陶下愈發明顯。A.J.和這個島上書店成就了這個女孩,讓她忘卻了自己母親自殺的傷痛。
覺得很奇妙的一點是,我對瑪雅有一種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感覺。如果沒有瑪雅,A.J.確實不會像現在這么順利,和島上的居民如此友好地生活,但是,也正是因為幼年的瑪雅在那本珍藏書籍上的幾筆蠟筆畫,讓那本書的價值跌了好幾倍,讓這個家庭的經濟從可以寬裕一些到了僅僅夠用的邊緣。A.J.費克里和瑪雅誰也離不開誰,他們雖然沒有血緣關系,卻是最搭配的一對父女。
NO.3?? 蘭比亞斯& 伊斯梅
這一對情侶是真正純粹因為這個島上書店而結緣的。如果沒有A.J.費克里,沒有書店,想必他們就算認識,也只會是點頭之交。蘭比亞斯是這個島上的警長,因為發生在書店里接二連三的案件,他慢慢認識了A.J.費克里,也有著想幫襯一下他的生意的念頭,蘭比亞斯偶爾也會買兩本書看看,就這樣慢慢喜歡上了,在這個小書店里建立起了一個警長精選讀書會,和警員們以及對執法案件有興趣的人一起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這樣,不僅僅是蘭比亞斯的閱讀量逐漸提升,也順帶提升了這個島上書店的名氣。
伊斯梅是A.J.費克里的已故妻子的姐姐,她的丈夫十分花心,并且對家庭也沒有什么責任心,兩個人其實看起來還行的關系,在冰面下已經是岌岌可危。如果沒有瑪雅的出現,想必他們也就會一直這么湊合下去了,但是這個孩子,聰明可愛的孩子出現了,她實際上是伊斯梅前夫的私生女。從以前就一直忍著丈夫的所作所為,現在更是要處理這種情況,伊斯梅獨自背負著這個秘密,心理負擔越來越重。最后,她選擇了擺脫。
一個是島上的警長,一個是仍有幾分姿色的寡婦,雖然說上去感覺有點怪怪的,但是他們的結合在以A.J.為紐帶的前提下也可以稱得上是順理成章。最后,在A.J.費克里去世后,蘭比亞斯和伊斯梅承接起了這個島上書店,讓它能夠繼續存在著。他們兩個毫無疑問是配角,但又是最合適的配角,在每個需要他們的地方巧妙地承接上行文脈絡,如果沒有他們,這個故事遠不會如此精彩。
無論店主或是島上的人怎么變換,始終不變的就是這一個書店。它記載著每個愛書之人的夢想,是能夠讓人的精神變得高尚的地方。阿根廷詩人赫爾博斯有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有天堂,那應是圖書館的模樣。”不知道那座小島上有沒有圖書館,但我想,這一家小小的書店或許就是一個讓所有人通往天堂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