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繼續品讀《論語》第十一篇“ 先進篇 ”,本篇主要闡述了孔子對學生們的教誨之詞和相關事件。
在上文品讀了“孔子夸贊閔子騫 ”,談到了孔子在感慨間夸贊顏回和贊美閔子騫。
在某一個場景里,大致是上課的時候,孔子從側面夸贊了顏回。
孔子感慨說:“哎,顏回真是幫不上我呀,我一說他就明白,就沒得再解釋了。”
具體情景就無法考證,只能按照話術大致推理。
大致情況就是說,有一天一群學生在聽課,孔子想借助學生們的提問來多講點知識,而顏回提了一個問題,孔子給他講解,他一聽就懂,孔子想多講點都不行,感慨顏回真是幫不上忙,沒多問點。
這也算是從側面贊美顏回悟性好,聰明。
顏回是特別喜歡思考的人,對于一個問題不會一直的問下去,會先去自己思考,不再多問。
后來又夸贊了閔子騫(qiān)孝順,閔子騫是古代的大孝子,大家應該聽過“鞭打蘆花”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閔子騫受到繼母虐待,在寒冷的冬天里沒有棉衣穿,只能穿蘆花填充的“假棉衣”。
后來被他父親發現后就很生氣,要休了他的后母。
但閔子騫不僅不怨恨后母,還替她向父親求情,請求父親寬容后母,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父親聽到這句話,就打消了休他后母的念頭。
所以,連不輕易夸人的孔子都禁不住稱贊他孝順。
繼續下章,談到孔子把兄弟的女兒嫁給南容。
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把幾句“白圭”詩讀了好多遍,孔子就把自己老兄的女兒嫁給了他。
三復,是多次復讀的意思。白圭,是古代用來記錄文字的,跟現在的會議本、筆記本差不多的用途。
而南容不斷得反復閱讀的是,《詩經·大雅·抑》篇中的白圭:“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
意思是:“白圭的污點可以磨掉;我們言語中的污點無法去掉”。
就是說,在白圭上寫的字可擦掉,但說出去的傷害了別人,就無法去除掉。
孔子知道南容反復閱讀這首詩后,就把自己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
南容反復吟誦白圭這句詩,表達的是他懂得時常提醒自己要慎于言。
南容在《論語》中出現過三次,每次都是謹小慎微記述。
正因為他做人謹慎,能做到“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善于保護自己,才深得孔子的賞識,并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
所以,我們學習自身修養的知識也是一樣,不一定非要學習多少的量,而是有哪一句可以讓你一直記在心中勉勵自己的,能把一兩句反復的去閱讀,并使用到生活中去,就已經特別厲害了。
繼續下章,季康子問孔子誰最好學。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季康子問孔子:“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呢?”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很好學,不幸早逝了。現在沒有像他這樣的了。”
在之前也讀到過這段問題,但問的人是魯哀公。
同樣的問題有兩個人問,估計是當時編著《論語》的人不太確定誰問的,就把兩個人的都寫入進來了。
但不管是誰問的,大致的意思都是一樣,回答的意思也是一樣。
季康子想引進人才,所以問孔子有哪一位弟子好學,因為好學的人大多更有才能。
孔子便回答,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可惜短命早逝了。
孔子回答魯哀公的更加詳細,可參讀:“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
天資再出色,如果后天不努力,不好學,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績;有的甚至還會聰明反被聰明誤。
相反,有些人雖然天生的資質一般,但是后天卻十分好學,懂得刻苦鉆研,最終取得了光輝的成就。
歲月團隊第二季征文開始啦,寫下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他(她)。
詳情請點擊?第二季征文:那年,那月,那個他(她)
來簡村,怎么少得了會員呢?大熊邀請你開會員啦,滿滿福利等你領,千萬權重為你助力文章。
詳情請點擊?簡書合伙人大熊之影叫你領取福利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