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輩指點(原文粘貼)
黃濤,創業艱難,辛苦,這個不怕,最怕的是誤解。你有很好的基礎,成長的速度很快,一定多多去協助XX,協助XX,幫助他們在分解目標,在最重要的問題上在去分辨優先級。很多的問題,其實都又不是問題,是需要一種溝通方式。只是就事論事的價值不高。多想想每一件事情會有的連鎖反應。同時每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以胡子眉毛一把抓,這個也是公司一直存在的問題。今天早上來公司的路上我也在思考,但是不知道從什么位置下手去做。業務、戰略,越來越專業,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拖后腿,只能能這樣了。
2、原則十六:在工作中,合理地拆解目標是第一步,分辨優先級和區分主次矛盾是第二步
上級吩咐的工作通常是極具概括性的,沒有具體的步驟、精確的指標和量化的數據,如何才能在接到工作后,最準確、最全面地去完成這份工作?第一步,一定是合理得拆解目標,或按照時間順序,或按照功能模塊,將大工作拆分成一件件可實現、可量化的小任務,再加以甘特圖的輔助,既給自己明確的方向,又不會耽誤工作進度。
拆解目標之后,最重要的一步來了——分辨優先級/區分主次矛盾,如果你無法在100項小任務中厘清最重要和最次要的,那這樣的目標拆解是無用的,要么因為任務繁多而把工作搞得一團糟,要么就會因大失小。
同樣,當自己身兼數職時,優先級的分辨顯得更為重要,這直接決定了個人時間精力的分配。
因此拆解目標和區分優先級兩個步驟是相輔相成,對于高質量地完成一項工作也是缺一不可的。
2、原則十七:工作務必要保持大局觀,避免用領地思維帶去狹隘地看待和執行一項工作
在成為CEO之前,這一點都是極為重要的;尤其對于初入職場的小白們(包括我自己),最差的就是大局觀,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用單一的、狹隘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并且很容易把自己的工作看得比身邊同事的工作都重要,不理解、不支持、不體諒他們的工作。
(1)場景:最近一段時間在負責管理團隊的讀書會工作,同時COO也在公司推行無紙化線上辦公的工作,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認為目前公司正處在業務的快速發展期,雖然讀書學習和無紙化線上辦公這兩項工作很重要,但是現階段,我們應該分清主次矛盾,將精力更多地放在業務上,而非分散管理團隊的時間和精力去干其他目前看來并不是很緊急和重要的事情。他舉例說現在讀書會每天要求分享讀書筆記,每次他大概要花1個小時,每天晚上10點的時候他都要面臨一個抉擇,是花1個小時看書呢?還是花1個小時去篩簡歷呢?
(2)收獲1:很多事情不是對與錯、好與壞的問題,而是在當下對于完成某項目標而言是否重要的問題,尤其在職場中,學會用聯系的觀點去看待工作,就事論事的價值不大,要學會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一項工作對于全局目標的影響。
(3)收獲2:時刻要清楚,自己的工作是為某一個全局性的目標而服務的,評判你是否稱職和優秀的標準絕不止把本職工作做得出色,如果在一個組織或團隊中,你工作的成功沒有為整體效率的提升起到正向作用,這是不稱職的。所以,我們既要擯棄“只掃門前雪”的領地思維,樂于幫助同事去更好地完成他們的工作,也就是秉持“利他心”;也要避免陷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狹隘思維,只盯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從不知也不會站在部門或公司的角度去思考自己的工作在整體規劃中的地位和作用,否則在工作中就會出現方向和定位上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