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正常上班時間初七就該上班了,由于家中有事兒請了兩天假,故現在才開工。翻了一年回來,早晨上班路過經常光顧的包子鋪,老板娘一如既往的熱情吆喝“吃點啥子”,買了個熱乎乎的大白饅頭,價格還是5毛錢,饅頭也還是原來的味道。我以為一切都將維持原來的老樣子,然而,卻并不如此遂意。有些不希望改變的東西,突然發生了巨變。比如那家中餐館,小伙伴們一直御用的午餐食堂如今不見了。
說這家餐館是御用食堂一點都不夸張,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不必互相詢問中午吃什么,哪里吃之類的話,而是臨到飯點,大家默契的徑直往這家店走就行了。因為都清楚,去這里不用擔心吃什么的問題。“食堂”是以川菜為主,味道雖不說驚艷,但中規中矩,絕對挑不出毛病。油而不膩的爛肉粉絲,冬季貼心的熱拌白肉,活魚現殺后做的水煮魚、新鮮細嫩的小炒黃牛肉,每餐必點的豌豆尖豆湯......這些菜都是普通的家常菜,對于忙活了一上午的上班族而言,確是恰到好處,畢竟不是在約會吃大餐。工作餐能有這一份份平常的下飯菜,對有些人而言已是奢望,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午餐多用面條、炒飯之類的打發了。大家一起拼飯隨意點幾樣菜,沒有一個菜是有人不吃的,相反每人都會從中找到最喜歡的菜,除了長期一起磨合的原因,“食堂”也是功不可沒。偶爾吃膩了點菜,還能吃點別的快餐小吃,比如肥腸粉、軍屯鍋盔、豆湯飯。其中,當屬牛肉鍋盔最佳。5元一個,服務員會先用刀子從中劃個十字叉,端上來時已是四份,一人拿一塊,一口咬下去,滿口酥香。
當然,除了家常菜味道不錯之外,能留住人的原因還有別的。小伙伴中有在公司工作三、四年的,也有十年以上的,能從周邊眾多餐館中脫穎而出,得到大家一致好評,并且長期作為吃飯的食堂,光靠中規中矩的味道是不夠的。仔細想來,歸根結底還是四個字物美價廉,拆分開來就是分量足、價格便宜和貼心的服務了。分量足怎么個足法,舉個例子,如果點了一份水煮魚這樣的大菜,就要比人數少點一個菜,否則肯定是吃不完了。當然這是按照正常飯量,胃口特別開的另算。價格便宜,幾個人一起美美的吃一餐,人均就20塊錢左右。要知道,現今一碗普普通通的面加個煎雞蛋也得10來塊錢了啊。說到貼心服務,這種館子其實就是一家蒼蠅館子,但是做派卻全然不同。周邊數十家餐館,也就這家會在冬天專門做熱拌菜了。提到服務這一點,跟和藹的老板娘是密不可分的。老板娘不到四十,性格爽朗又細心。每次付飯錢,她會幫我們把人均算好,然后抹掉零頭。這一點,其實我們雞賊了,根本不需要算,用支付寶AA收款。只是我們沒有說,老板娘便會每次固執的為我們算一算,然后抹掉零頭。
在這家店,像我們這樣的老顧客不少。有時去晚了一步,沒有合適的位置,5個人只能找到兩人座,老板娘便會讓已經坐好的客人挪一挪。印象深刻的一次,人家菜已經上齊都在吃了,老板娘抱歉的讓對方換一下位置,對方一五十來歲的阿姨二話沒說就換了,還笑笑對我們道,沒事,沒事,我們都是老顧客了,這家店很不錯的。小伙伴們都默契的對望一眼,阿姨這是在安利我們啊。
就是這樣的一家店,飯點時間,小伙伴們如往常一樣徑直過去,卻發現大門緊閉。盡管早兩天上班的都知道了,但是依然習慣性的去看看。而今天不僅沒開門,店內桌椅板凳也都全不見了,空蕩蕩的一片,門口貼著一張紙,上面寫著低價轉讓,有意者面談,電話XXX之類。心里頓時一陣失落,更有些懊惱。年前在該店吃最后一餐飯,老板娘說今天最后一天了,明天就要放假了。當時候我還問,你們關門了我們都沒的吃了,才1月31號,為什么這么早啊?老板娘稍有些皺眉的道,我們一年到頭就休息這幾天,所以要早點放假,就不好意思了哈。嗯,理應如此,爾后跟老板娘笑道,祝你們新年快樂,明年見。老板娘也微微一笑,點點頭道:新年快樂,明年見。
“明年見”,我一直以為這是一種約定,一場老熟人之間的約定,可如今人去樓空,哪里還有再見?很多時候,我們渴望改變,每天都希望有些新的事兒發生,然而當這些熟悉的東西、熟悉的人突然消失不見時,無論之前有過怎樣的假設,依然會淬不及防。吃飯的事情還好,無非是換家餐館,或許要花很長時間去尋找這樣的一家餐館,但總歸會找到替代品。而人呢,昨天還好好的在一個桌子吃飯的人,今天醒來再想見時對方卻已悄然離開,而不幸的是有趣之人總是難以尋覓到替代。
這件事兒上,對于改變的一方其實更為艱難,勇于選擇,承擔后果,說來容易,個中曲折又有誰知?無論這樣的選擇背后有怎樣的主動和被動的因素,都祝愿你們會越來越好,良日依舊。比如餐館的老板娘,希望換個地方也還有我們這樣的一群食客。
不過,以后中午吃什么,這種問題真的很討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