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沒有過這樣的境遇,當遇到一件痛苦的事情,情緒低落,自己消化不了時,找一個人傾訴,你得到的回答是,你應該如何如何,不應該如何如何。這些所謂的道理,何嘗不懂,但是,當下的情緒無法理智。然后,我就越發的沮喪,心情降到冰點,或者沉默,或者爆發。
1、某天中午請朋友吃飯,聊著聊著過頭了,遲到半小時,被老板抓了個現行。正巧,老板大概心情也差著呢,要敲山震虎,來個通報批評吧。內心明白自己有錯在先,心理上還是無法接受。那種低落,那種消沉別人無法體會。告訴某人,某人說,你的內心要強大,不要被別人左右……,又是以領導的姿態一通說教。我暴怒了,我不需要你的說教。如果你能理解我的情緒,并給予一個大大的擁抱,我的心立馬可以溫暖起來。
2、和朋友傾訴最近幾天意志有些消沉,情緒提不上來。人大大咧咧的說,你這是閑的,像我們這種整天為生計奔波的人,沒有時間耍情緒。好吧,我承認我這都是閑的,開始沉默。如果朋友可以問我為什么消沉,聽我傾訴,心情很快就會好起來。
3、母親這幾天又開始罵人了,和姐姐傾訴,自己情緒快崩潰了。姐姐來一句,你讓她罵,你不能一只耳朵進,一只耳朵出?這真的是沒法溝通的節奏,還是只能以沉默了事。如你果你說,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也有過這樣的感受,同時,我們也理解下她,我應該很快會消散這些不良情緒,同時理解母親。
其實,這些說教都對,只是當下情緒低落的我,是沒法顧及到這些道理的,我要的是“共情”。引以為戒,今后面對孩子和他人的不良情緒,不能以說教的方式來對待。理解情緒,接納情緒,共情情緒,給予擁抱,事后這些道理,當事人自己能感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