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醫生曾經發表過一篇閱讀量10萬以上的文章《這個專坑中國人的“健康建議”,你一定聽過》,文章把矛頭對準了“適量飲酒”,文章的內容主要為:
1、酒精是一類致癌物質,每18個癌癥,就有一個是“喝”出來的,醫學專業機構從未把紅酒作為正面形象向公眾推薦。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明確指出:酒精是重要的致癌因素,不管什么酒,都含有大量酒精。世界衛生組織也早已把酒精(飲料)列為1?類致癌物。
統計表明,全世界5.5%的癌癥發生和5.8%的癌癥死亡是酒精引起的。換算一下就是說,每18個癌癥里,就有1個是喝酒喝出來的。飲酒和常見的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等都有直接關系。當然,和酒關系最密切的癌癥類型,來自喝酒會直接接觸的組織——如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此外,女性尤其不應該喝酒,因為酒精給女性帶來的風險看起來比男性更大,數據顯示,在美國有16.4%的女性乳腺癌與飲酒有關。
2、少喝點酒,同樣會危害健康
“少量喝酒,尤其是喝點紅酒對心臟(身體)有好處”這個說法流傳確實很廣,但其實不靠譜。它的不靠譜,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1)、研究的自相矛盾:早期確實有些報道說少量喝紅酒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甚至是死亡率,但是,最近的更大規模的試驗并沒有證實這個結論,反而有證據顯示,完全不喝酒的人,比少量喝酒的人得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的概率更低。正因如此,權威機構(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給出了明確的警示——不建議任何人以“降低冠心病風險”為理由而開始飲酒。
(2)、想“喝”出傳說中的好處基本不可能:很多說葡萄酒有好處的理論,集中在白藜蘆醇、花青素、單寧等抗氧化劑上,但其實簡單查查資料,算一下就知道,這些物質在葡萄酒里含量低得可憐,如果想喝到產生神奇效果的劑量,可能早就把自己撐死了。
3、適量飲酒,只是對成年人的勸導
適量飲酒,相對權威且著名的出處就是2015?版的美國膳食指南,上面的原話直接翻譯過來是——成年人適量飲酒。但指南上這一句話的后邊,還有多頁報告進行詳細闡述。報告指出,酒是飲食中非常特殊的組成部分,它是一種文化元素,也是一些社交活動的必須品。歐美人對飲酒太過習以為常,酗酒甚至有酒癮的人也不在少數,出于讓大家更容易接受和執行的考慮,官方才給出“成人適量飲酒”的建議。所以,適量飲酒是對需要喝酒的人,或是有飲酒習慣的人說的,它關注的健康目標是不同的,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勸導。
如果出于防癌或防病的角度,適量飲酒絕對不是好的建議,更有效更簡單的方法永遠是——不喝酒。
4、中國人喝酒,更容易致癌
要解釋這個問題,得從酒精致癌的原理說起。事實上酒本身不會引起基因突變,也不會直接致癌,真正危險的是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產物:乙醛。
酒精(乙醇)進入體內后,由乙醇脫氫酶代謝為乙醛,然后再由乙醛脫氫酶代謝為乙酸排出體外。乙醇就是酒精,是喝酒“爽”的來源,導致錯覺喝醉是因為它,酒駕醉駕查的也是它;乙酸可以理解為“醋”,沒啥毒副作用。但是,中間代謝產物乙醛,是明確的致癌物。正因如此,世界衛生組織才把含酒精的飲料和乙醛同時列為證據最確鑿的I?類致癌物。
那為什么說中國人喝酒更容易致癌呢?因為中國人有酒精代謝基因的缺陷。只要在國外生活過的人都會發現,喝酒上臉這件事兒是中國(東亞人)特色,喝酒后的外國人并不像中國人一樣容易臉紅。而喝酒臉紅的根本原因,是中國人多攜帶有突變的乙醛脫氫酶基因,導致人體無法有效降解乙醛。乙醛在體內積累后能導致血管舒張,看起來就是臉紅筋漲,形成“喝酒上臉”的現象。一些對東亞人群的研究發現,乙醛脫氫酶基因缺陷的人喝酒后,患癌概率會大于沒有缺陷的人。
但是,我們只要在百度上一搜“適量飲酒”,你就會得到一系列的,說的頭頭是道的文章,適量飲酒的好處可不少,歸納起來,至少有以下幾種:
1、降低有害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
營養學家和醫學家都曾對“法國悖論”迷惑不解:法國人明明吃那么多高飽和脂肪的食物,但他們患冠心病的概率卻那么低。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后來,研究人員發現,“法國悖論”的產生主要歸功于紅葡萄酒。紅葡萄酒是法國人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它可以減少有害膽固醇,預防血栓,從而降低冠心病的患病率。
2、預防糖尿病
醫學家希望人們記住,適量飲用的酒精飲料可以像其他食物那樣給人體帶來一定的健康效應。最新的研究發現,對女人來說,酒精可以激發人體產生胰島素,從而預防因血糖突然升高而導致的二型糖尿病。
3、激發大腦智能
葡萄酒可以提高人體有益膽固醇的含量,從而讓血液更通暢地流向大腦。研究人員相信,適量飲酒或許可以擴大大腦的血管,提高血流量,抗擊與癡呆癥相關的有毒蛋白質。另外,酒精可以讓腦細胞產生可控性壓力,從而幫助它們更好地處理可能導致癡呆癥的強大壓力。
4、消除疲勞和緊張
少量飲用白酒,能夠通過酒精對大腦和中樞神經的作用,起到消除疲勞,松弛神經的功效。
5、開胃消食
在我們進餐的同時,如果飲用少量的白酒,就可以有增進食欲,促進食物的消化作用,當然不可過多的飲用,否則會導致腸胃的不適。
6、驅除寒冷
白酒含有大量的熱量,飲入人體后,這些熱量會迅速被人體吸收。
7、舒筋活血
中醫認為,白酒具有舒筋通絡、活血化淤的功效。這一功效早已在我國民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還記得小時侯讀藥書時,大醫家李時珍對酒的藥性描述為:酒味甘溫、滋血補心、少飲壯神,過多損命。這表明“適量飲酒”確實是有一些好處的,至少可以壯神,筆者也以為,適量飲酒是可以的,只是,什么量是適量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給出了準確的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成年女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