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簡書上的文章,有的字數很多,看一篇文章要花很長時間。說實話,我不喜歡讀長文,尤其是沒有故事情節的長文。
論述一個問題,沒必要那么長篇大論的,一個論點,論述一遍足可以了。現在人們寫這樣的文章喜歡舉一反三,不停地在各個領域說明。即使需要都說一遍,幾句話也可以了吧?實際上不是,當你看了很長一段,發現還在說這一個問題。
我還聽說人們管這個叫新式八股文。介紹新書叫拆書稿,都有一定的格式,如果你不按照格式寫,就被認為不合格。還有的叫故事+干貨,故事一般是指網紅事件,干貨就是個人看法觀點。這樣的文章即使閱讀量很多,被稱為爆文,我也覺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好文章。
我認為好文章需要有思想,這思想不一定是明白說出來的,是需要讀者自己去思考體會的,所謂的二次創作。如果一篇文章不能給讀者提供這樣的思考余地,只是引領讀者達到一種統一的目的,就不能成為真正有價值的文章。那只是快餐,還是沒營養的快餐。
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風氣局面呢?我想主要是人們被一些外部因素攪得無法沉下心來好好讀書寫作。沒有時間去認真思考,總被一些事情裹挾著。在時間就是金錢的概念下,有誰還愿意花時間去思考呢?
我國從去年開始不再進口洋垃圾,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經濟發展腰桿硬了才能辦到的,但也是經過思考反省才覺悟到的。如果一味坐在經濟快車上馳騁無暇思考,那也無法辦到。
古人說,文章天下事。文章應該關注外部世界沒錯,但應是由內心而發的關注,不只是文字上的關注。
說一個事情,文字可長可短,我喜歡短一些的文字。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