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小的田
今天與一高中同學微信偶遇,小聊一番。大概有很多年沒見了,因為向我打聽一個事,所以聯系,事情說完,說起近況,聊了聊生活,房價,還有其他同學的近況,然后因為有事,約了下次不忙了再聊。
我想起了高中時候讀過的一首詩:鄭愁予的《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也就是在高中時候,我和聊天的同學關系甚密,討論學業,分享心情,無話不談,形影不離。后來畢業了,各奔東西,因為都忙各自的事情,所以聯系漸少,直到后來漸漸沒了消息,不上QQ了,微信里也沒有聯系方式,有時候遇到其他同學會問問關于他的消息,然而,很少主動去聯系他本人,有種“近鄉情怯”的感覺。
這是很正常的,因為聯系少了,生疏了,怕再次聯系無話可說,怕留在記憶里的親密無間受到沖擊,所以彼此默契的不再聯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畢業之后因為工作的原因去了很多地方,在一個地方認識一幫朋友,相處的十分融洽,無奈要離開,依依惜別,相約要常聯系常見面。換了一個地方,又結識了一幫朋友,相處的十分融洽,或因為工作忙沒時間,或因為分開后沒有了共同話題,漸漸的和前面的朋友聯系少了。有時候我會反思自己,怎么說不聯系就不聯系了,但是又有另一個聲音說,在一個地方就踏踏實實的待在一個地方,好好地工作生活,關系維系已經不易,不要三心二意。
仔細想想,其實二者并不沖突,不聯系也并不影響曾經的友誼,在一個地方呆著也不影響聯系另一個地方的朋友,雖如此,但事實就是真的聯系少了,有的甚至失去了聯系,這是一種無奈吧,北方大雪紛飛,南方四季如春,不能同時享有這兩種季節,你只能做出選擇,“厚此薄彼”。我總是陷入這種矛盾的情緒不能自拔,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
現在我想明白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就是這個道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隨著個人境遇的不同,會選擇不同的方向,曾經我們方向一致,后來走散了,抑或是再也沒有見面或者又遇到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沒必要糾結于曾經的親密無間和現在聯系少的落差。這都是很正常,就像前幾天看到的《天天兄弟》,新老天天兄弟回憶過去讓人淚目,但是有的還在,有的離開了,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生活,有時無奈,有時很自然就會變成那樣。就像剛才和同學聊天,雖然不會像之前那樣因為一個數學問題熱烈討論,那么的親密無間無話不談,但是可以坦誠的聊聊天,聊聊生活,說說從前,內心平和,也是一種幸福的事情。這大概是那時的我們暢想未來時候沒有想到的,但是這就是生活。
沒有誰能夠一直陪著我們,我們有自己的思想、選擇和方向,有聚有散,緣至珍惜,緣散珍重,我們是獨立的個體。待到下次再見,不管變成什么樣子,我們可以聊聊曾經現在和未來,就是這樣。時間匆匆而過,我們已不再年少,青春不再,珍惜現在,迎接未來。
未知的未來危險嗎?不行動不會更安全。少些牽絆,少些掛念,輕裝前行... ...
我站在大雨淹沒秋天的橋上
就像那年第一次看見你一樣
時間是扇顛沛流離的大門
平凡的我們注定孤獨一生
日子一天一天就這樣過去
那些荒廢的時光都已經忘記
想起那些慢慢變得陌生的朋友
一回頭青春都已遠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汪峰《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