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這樣的:人要當自己的將軍。再換句話來說,就是成為自己想要的那個人。從踏出校門那一刻開始直到退休,我們居然有30年是在職場中度過了。保守估算,每天8小時,30年則是:8552*30=62400小時!無論我們在這個場中最后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都避免不了工作。
既然如此,好好想清楚自己要成為職場上的什么人很重要。
我的職場理想是:只想做一個賺錢謀生的庸人,實現財務自由。如果你嘲笑了我,那你一定是不知道在職場中,得經過多少風浪才能脫穎而出,流過多少血汗才能提高自己的身價。
像懶人老貓在《好好工作:在職場中創造自己的額獨特價值》一書提出的那樣:“職場用來衡量人的無非幾個指標:經營能力、管理能力或者專業能力”。這三個能力中的任何一個能力都是天生的,也不是你在象牙塔中快樂度過四年就會擁有的。剛出社會的你可能是這樣的:被老同事指使干活、被領導罵說話不利索、被客戶咆哮、被各種失敗打擊,以致一度懷疑人生。
可是為什么會這樣呢?是不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這樣的恐怖事件才能成長為在職場中打不死的小強?我想,不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會有那樣的經歷,可能是由于對職場原則不太清晰,導致自己定位錯誤而做出一些感動自己的卻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例如,我對我自己的職場定位是:做好分內事,實現自我價值,多賺錢。然后朝著這個方向去找方法論,再把方法論細化,然后實踐。往前走的過程,發現問題,及時修改,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方法。別人口中的辦公室政治、同事中的小八卦,我是從來不參與的。
例如懶人老貓的職場定位是:成為行業里略有名望并且收人尊重的專業人士。于是根據這個定位,她有了自己的原則:“如果我不能服務好客戶,那么是我的問題;如果我服務好了客戶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報酬,那么還是我的問題。”是不是覺得很阿Q精神?NONO,這是一種自我認知的價值觀,正是在這種價值觀的指引下,懶人老貓懂得“在選擇工作中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態度對待領導、同事和客戶以及談自己的薪酬時就有了基準態度”。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而職場就是大江湖的縮影,并不是你的每一分努力都會有回報的,也并不是你的每一個才華都能得到尊重的。不管你是要成為將軍還是只做一個士兵,懶人老貓《好好工作:在職場中創造自己的獨特價值》里提到的職場法則都適用。
法則一:端正工作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這是穩居美國最暢銷書排行榜十年的《態度決定一切》一書中的名句。不得不承認,有什么樣的心態就會有什么樣的思維,有什么樣的思維就會有什么樣的方法,有什么樣的方法直接決定了怎樣解決問題。
職場中,那些錢多事少離家近時間自由工作輕松的,不是沒有,而是稀少如珍稀動物。在開始工作的前十年,大多數人都是被工作選擇的。在這個被選擇的過程中,有些人端正心態,在自己的崗位上得到了晉升;有些人在本職工作之外堅持了自己想做的,最后通過努力學習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兩者最后都擁有了選擇工作的能力。用懶人老貓書中的話來說就是:“要解開這種困局的最好辦法并不是'安于貧窮,縮減欲望',而是需要建立自己的獨特客戶價值”。
沒有才華是會被淹沒的,沒有金子是不發光的。那些整天怨天尤人,感慨世道不公平,才華無處施展的人,第一時間該反省自我,面壁思過,問問自己的才華為什么還不能被挖掘。
只有正確積極的態度是混不好職場的,想要混得好,我們還需要:
法則二:做一個靠譜的職場人。
靠譜包括:①經驗技能的積累;②做出讓領導看得見的業績;③同事間的相處原則
①經驗技能的積累。
老貓在書中說:其實沒有人會喜歡新員工,只是因為缺人干活,才不得找新員工。 所以無論你是誰,有多么優秀、多么可愛,又或者有多么善良,只要進了個新單位,都得從破冰做起。
哦,這個說得太對了。簡直就是在說我的現狀。對,我就是老貓口中那個不受歡迎的受排擠和壓迫的新員工。可是不要緊,畢竟有過4年工作經驗,還是能做到保持淡定,客氣友善的。但是老貓還說,新員工會在工作中遇到另外的坑:一個是掌控不住不敢說;一個是經常掌控不住讓別人掌控;還有就是掌控錯了點,白忙活了。這個送給自己和真正的職場小白,希望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發現問題就馬上跟領導溝通,及時找到解決方案,避免更大的損失。
除了懂得發現錯誤,還要有積極的工作態度。所謂的積極的工作態度是:“你需要主動承諾你的的工作結果,并且考慮用你最恰當的方式去工作”。包括一開始回應領導“這個我馬上去做”,途中“不斷保持反饋”,到最后工作完成后的反思“其實當時情況下,這個事情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培養自己跟領導、跟團隊的溝通能力和對工作的邏輯分析能力。
一個人,邏輯分析能力強了,無論遇到什么事情,大抵能快速冷靜下來,并且快速找到解決方法。這不但是做好工作的要求,也是過好日常生活的重要思維能力。
②做出讓領導看得見的業績
領導永遠只看結果。可為什么要強調看得見呢?一是為了避免別人搶功,而是為了得到賞識。“職場上幾乎沒有什么比能夠到手的利益更能治愈人了,同樣,也沒有什么行為比帶來客戶和業績更加神圣不可侵犯”,“工作不是做給自己看的,是做給用我們工作的成果的人看的”。做事前,做到跟各相關部門或者領導有效溝通至關重要。
之前幫老板叫我和另外一個同事各出一個六一兒童節活動策劃。我覺得任務很簡單,接過就悶頭做策劃去了,另一個同事當時坐下來跟領導問這問那的。當時的我還在心里鄙視她:這么簡單的策劃都要問,難道自己不會做嗎?
我一天就上交了方案,可是領導最后用了第三天才上交的同事的方案。我郁悶,問領導我方案哪里不妥。
領導慢悠悠說了一句:XX做的方案才是我想要的。
這個事可能會導致的后果是:我吃力不討好,我不高興;領導認為我工作能力不足。
③同事間的相處原則
“要不要跟同事做朋友?”“不想得罪人怎么辦?”這大概是左右職場人都會問到的兩個問題。
第一個其實看人性格。我是那種下班就回家,幾乎從不跟同事交流的人,所以我的同事只是我的同事,工作之外的人才是我的朋友。但是我們在工作中也相處愉快。我另外一個女同事,她是那種跟同事可以成為很好朋友的人,他們在工作中相處也不錯。所以,這個其實是因人而異的。
不過無論哪一種,我堅信的是:同事之間絕不能分享秘密,也不要說別人八卦。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利益當前,朋友是敵人,敵人也是朋友。
第二個:不想得罪人怎么辦?這個大多表現在資深同事或者領導讓你干活,你又不想干的時候。
怎么辦?我有一個朋友,某機關單位的科員,領導飯局上總是要帶著他,因為他能喝酒。結果幾年下來,自己的職位沒上去,倒是先把自己的胃喝出毛病來了。我曾經問過他為什么不直接拒絕這種飯局?
他說:這怎么拒絕?領導叫的,我一個小科員能怎么辦。
另外一個女生朋友,作為職場新人,也總是被老油條指使干活。一會說自己不會復印,一會說打印機壞了讓她去看看,一會說哪個課件出了點毛病自動播放不了,這位女生,在自己能做的范圍內,笑嘻嘻去幫忙搞定,可是如果周末他們要求她加班,她會直接拒絕:我沒空。從來都是。
我問她怎么敢拒絕,不怕這些老油條給你穿小鞋嗎?
她理直氣壯:我只做我分內的事,加班的事我又不愿意干,當然要拒絕。
我以前沒遇到過這種事,但是結合朋友例子,覺得老貓書中提到的原則比較適用:干得了就干,干不了就婉拒;不能影響自己的正常職能的履行,不會重復發生;如果有風險時間又長,那么一定要讓自己的領導知道。
第一位朋友的故事,大概是他太想升職才不敢對領導說不。開始不說,以后就更加不敢說了。
這其實是大多數人的通病。可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了健康,又怎么會有機會升職?得不償失的失落最后會形成惡性循環。
像老貓在書中的前言說的:“職業生命考驗的除了一個人的專業技能、軟技能、經驗、天賦甚至是運氣之外,有一點我們提的不多但是非常非常重要,就是平衡性”,這個平衡除了老貓說到的情商智商,我還加了一個健康。
畢竟,有了生命,有了健康,才能在這個復雜的職場好好呆上30年,好好實現自己的價值,賺多多錢,養好上下老小,并且養好很久以后的老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