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周末參加講座,從大數據和云健康到AI輔助醫療,臺上嘉賓自嗨到了極點,我卻總有點不自然。或許是每每嘉賓都提到不遠的將來,讓醫生下崗,用大數據來看病,等等詞匯刺激到了我們這批在傳統醫學教育培養下成長起來的醫生。
? ? ? ? 在這里,不想聊這個場景會不會出現,如何出現,這并非我的強項,我也很難客觀做出評價,但我很想聊聊大數據下,我們會以和將以什么形式存在。
? ? ? ? 培養我們的那批老專家,尤其是臨床專業的專家,講起課來很少提數據,做圖表,他們總愛講述一件件事例,一個個故事,娓娓道來,每一次的驚心動魄,每一次的刻骨銘心,在他們的講述中,或感慨,或惋惜,你仿佛能看到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我堅信,在他們此刻眼前浮現的一定是一張張的微笑的面孔,一束束掙扎的眼神。
? ? ? ? 而現在呢,我們講求科學,追求數據,現在的專家查房,講的是數據,從基礎試驗到臨床未來,從基因檢測到免疫治療,可以滔滔不絕,而具體到了這個患者的治療方案,卻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這個方案既然沒反應,換下一個方案吧,看看行不行。我想,在他們此刻眼前的患者或許只是一個數據,他們關心的只是治療的結果是陽性還是陰性反應,而不在乎你是誰,你的模樣,你的故事。
? ? ? ? 這樣對嗎,好嗎?很難評價,因為其實醫學需要的不是激情,而是客觀,但這種事情,這種場景這在一天天成為普遍,成為現實。
? ? ? ? 我們的存在是客觀,但其實我們可能并不需要那么客觀,或者說,我們其實并不需要我們的生活變成冷冰冰的數據,將來我們老了,我們希望我們的回憶是一個會心的瞇眼微笑,一個尷尬的臉紅心跳,但是你真的希望我們的回憶是一段數據,是完全真實客觀的錄像嗎?
? ? ? ? 小時候,我們用膠片相機,拍之前擺來擺去,拍之后急迫的去沖洗店,每每閑暇,總有翻看的時候。現在,我們用手機,用數碼相機,打開連拍,就是十幾張,可是,你真的會經常去翻看嗎?如果不去看,它的存在又有什么意義呢?我們發明科技,現在已經日新月異,但是想想,我們是不是在追逐的路上走了太久,以至于我們忙著奔跑,反而忘記了方向。
? ? ? ? 大數據時代,數字化生存,你我會不會有一天不在是鮮活的生命,而化為0或1的數字。現在的我們最喜歡的事情,是約上三五好友,聊聊天,擼擼串,在微醺的夜色中回憶一下肆無忌憚的青春。那件糗事是你做的,或是我做的,有那么重要嗎?我們的記憶模糊了,但那時候的笑容和眼淚卻鐫刻在心底。而或許有一天,你我不用糾結,不用辯解,交換一下數據包,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日子清清楚楚,但那真的是你想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