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麗絲島上有間維多利亞風格的小屋,門廊上掛著褪色的招牌,上面寫著‘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边@就是《島上書店》的開場白。
書店老板A.J.費克里,人近中年的一個大叔,在遇見瑪雅前,確確實實是一座孤島,而且是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在島上經營書店數十年,命運卻從未眷顧過他。愛妻去世,一人獨居,書店遭受危機,就連唯一值錢的珍藏版書籍《帖木兒》也遭竊,看似他的人生已陷入僵局,而內心更是淪為荒島。
而真當人生跌入谷底時,往往就是轉機的開始。但轉機往往會出乎意料,比如有人偷走你一本書,就會有人留給你一個孩子。這個2歲的孩子,是一個叫瑪雅的小姑娘,一個私生女,父親不認她、不見她,母親走投無路、投河自殺。她被遺棄在島上書店,獨自坐在一個角落的地板上,翻看著兒童繪本,看著費克里叫出了爸爸。至此,他們兩人相遇,費克里開始漸漸擔任起一個父親的角色。開始在乎起這個跟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小女孩,一步步看著她長大,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她,父女兩相依為命。費克里給了瑪雅愛和希望,瑪雅則是挽救了當時處于孤獨到絕望的費克里。
瑪雅就好像是一條紐帶,讓小島上的幾個生命緊緊相靠。費克里因看了遲暮花開而最終與阿米莉亞相愛相伴相守,直至因病去世。他的妻姐伊斯梅和警長蘭比亞斯也最終走到一起,并在島上書店即將關閉之時,承接下來,繼續經營。他們不再是一座座孤島,而是組成了最溫暖的一個家庭。他們因小島書店結緣,而最終所有人對于書和生活的熱愛都周而復始,且愈加洶涌。
這本書最神奇的地方就是所有的故事都是因書而起,而最溫暖的便是借著書讓小島上的人將心底的愛都徹底展現出來。即便某時某刻我們還會覺得自己是孤身一人,但相信著這些時刻總會過去,憑借著自身的力量,將最溫暖的事物聚集身旁。就像費克里在他最后的時光里對瑪雅所做的比喻"我們每個人并不是短篇小說,而到了最后都會是作品全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組成一本本書。我們孤身一人所以我們看書,在書中感受著別人的生活,繼而由書再將我們彼此連接,印證著書中的那句話:我們不是我們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讀的東西。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是愛,我們所愛的事物,我們所愛的人,所有這些,真的都會存活下去。
也正因為我們的愛,才造就了這個溫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