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在暑假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在我的房間里了,姐姐買回家的,我并沒有耐心讀下去,夏天總是讓人感覺焦躁,一些故事又是那么曲折迷離,沒有點兒平靜的心態你是讀不好一本書的。
正如這本書的主人公A.J.F在《咆哮營的幸運兒》中所告訴女兒瑪雅的:我們在二十歲有共鳴的東西到了四十歲的時候不一定能產生共鳴,反之亦然。書本如此,生活亦如此。
這是我讀到的第二本加布瑞埃拉.澤文的書。美國作家、電影劇本編劇,年輕并且極富魅力,深愛閱讀與創作,為《紐約時報書評》撰稿,現居洛杉磯。
畢業于哈佛大學英美文學系,已經出版了八本小說,我看過《島上書店》和《瑪格麗特小鎮》,希望自己以后有機會能看到她寫的其他小說。
看完之后總會被觸動,這兩本書我都非常喜歡。我在讀《瑪格麗特小鎮》的時候,是一口氣讀完的,總覺得奇妙極了,她對愛情的解釋,故事情節合情合理貼近生活,又有點小懸疑,適合所有到了談戀愛的年紀的女生去讀,適合一些搞不定女朋友的男生去看。
而這本《島上書店》有所不同的是,本書中充滿了陽光,是治愈小說。
6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
作者艾歐文.艾維這樣評論:這是一本幽默、浪漫、略帶懸疑的小說,而其中最重要的元素是愛——對書、對愛書人,或者應該說是對人性不完美榮光的愛。
《島上書店》無疑會讓愛書之人產生共鳴。我們在過自己人生的同時,還有機會去讀書,讀別人的人生,也許給我們以經驗,也許賦予我們生活下去的力量。書店老板的一生,從一個像孤島一樣的人的改變,傳遞出生活的溫暖與勇氣。
A.J.費克里,在一座與世隔絕的小島上,經營一家書店,性格古怪,有些冷血和自私,在妻子離世后更是自暴自棄,沒有生活下去的理由。命運之神總是針對他,深愛的妻子車禍身亡,書店經營慘淡,唯一值錢的《帖木爾》也被偷,當一個人遭遇這些不幸的時候,怎么能讓他的內心再遠離孤島呢?
故事的轉折中出現了一個棄嬰,她就像是天使一般,出現在書店。A.J.費克里領養了她,開始學習如何做一個爸爸,并且開始和周圍的人有了各種聯系,他不再將自己處于孤島中間了,女兒瑪雅是他和這個世界鏈接的紐帶,他漸漸走出喪妻的悲傷中,幸運的是,他在有了瑪雅之后,性格也漸變得溫和,他又重新有了愛的能力,終于有勇氣去重新找一個人去愛,和出版社的女業務員阿米莉婭結婚,他又重新有了家,有了妻子,有了女兒,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最后生病了的時候,丟失的寶貝《帖木爾》也被找回,瑪雅的親生媽媽選擇了在海中自殺,瑪雅的父親其實是A.J.費克里妻姐的丈夫丹尼爾與外遇所生,瑪雅也許會知道,也許不會。時常與自己一同讀書的,并且是個作家的姨夫,事實上是她的父親。
警長蘭比亞斯和妻姐伊斯梅最后生活在一起了,并且他們最后在A.J.F去世后接手了書店,開始經營起來。
小島讓的幾個生命緊緊相依,走出了人生的困境,而所有對書和生活的熱愛都周而復始,愈加洶涌。
有人說讀書有什么意義,有的書讀完會忘記,有的書讀完會讓你難過得要命,想大哭一場卻又沒有合適的場合,有的書簡直糟糕透了你讀完想罵人。
可是還是有那么多人寫,還是有那么多人讀,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敢于嘗試付出,敢于去愛,如果丹尼爾承認了那個女兒是他的,也許他和伊斯梅會生活得很好。A.J.F是一個孤僻的人,當他決定接受這個從天而降的小麻煩的時候,他被拯救了,從此不再孤獨。
有的書教你去愛,有的書給你勇氣,有的書講的是智慧,有的書你覺得沒有什么意義那你不妨過一段時間重新讀。
唯書與愛,不可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