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我對赫明義《工作DNA》的思考。這是第三篇思考文。
前兩篇分別是:
還在奮斗的朋友,知道這三件事,人生更璀璨——讀《工作DNA》思考②
所以,我總是不喜歡用《王者的速讀法》里的掃讀法,而常常用全文讀法。
至于為什么?一本書里面有價值的、引發你思考的,未必是那些你特意尋找的點,而是零零碎碎的知識。它們藏在你不知道的角落,只有你全文都讀了,才能得到。
而這篇文章的朋友與對手的重要性,也是《工作DNA》這本書隱藏的點。
限于字數,這次講得是朋友有多重要,明天再講講一個出色的敵人有多重要。
朋友有多重要
赫明義老師在《工作DNA》中,沒有主要講朋友的重要性,主要講的是敵人的重要性。
成宸也簡單提下朋友的重要性吧!
在成長的過程中,你如同樹,而朋友便如同雨水,一直是你最主要的滋養。
赫明義老師就在書中講了個故事——
赫明義老師他在多年前,認識一個朋友——朱邦復
這位朋友是怎么認識的呢?那天晚上,他去上計算機課。忙了一天,本來有些昏沉的他,但聽到臺上的講師談到倉頡輸入法的發明人、中文計算機的先行者種種種特立獨行的傳說,他清醒了。
他決定寫一篇關于這“怪杰”的報導。
這是一個挑戰,朱邦復很怪,和別人一般沒有來往,而他本人也在美國定居。
赫明義老師就在這樣的情況,在沒有采訪他本人的狀況下,利用收集N個月的資料,寫了一篇報導。
兩個月后,赫明義老師居然收到朱邦復大佬的一封信,信上內容大致是為“想不起”曾經認識我,這樣一個對他十分了解的朋友而內疚。
他們兩,就這樣,成為了朋友。純粹是書信上的朋友,連電話也沒有通過。
朱邦復那時,躲在美國,準備以一己之力,與別人傾國之力發展的智能計算機一較高下。知道的人都說朱邦復瘋了。但赫明義老師卻表示:我相信他
那段時間,赫明義一個不小心,主編的雜志因為各種原因,停刊了,也就失業了三個月。朱邦復寄來一張照片給明義老師,是朱邦復的辦公室。
計算機前是朱邦復的辦公室,共有三張椅子,有一張是空的,邦復大佬說:明義,這是給你留的,你隨時可以過來我這。
明義老師沒有去,他覺得他這樣一個對電腦一竅不通的人,去了只會幫倒忙。
不久,接到一個任務,是改版四十年老雜志的任務。那段時間,明義老師每天只睡2小時。
只有邦復大佬慰藉他,而他也是如此,在別人都已在深夜里沉睡,他在一片凌亂的案頭與地板間,一面為工作的進度興奮、激動,一面望向夜色深沉的北方,握握拳頭,輕聲說:嘿,朱邦復
這是兩位大佬的友誼,可能朋友就是這樣,朋友的激勵,可以是一句話,肩膀上輕輕的一拍,一個眼神的交換,也可以只有心底的一個承諾。
既然說完明義老師,那么接下來,我還是講講自己的故事。
高中的時候,不知道什么原因,偶然之間,看了一個關于跑酷的短視頻。
便開始四處網羅各種跑酷教程,那時候我是一個人孤軍奮戰。只有我一個人練習,馬上就要放棄時。市跑酷QQ群遇到兩人。
遇到兩人實屬幸運,因為這群是N年前建立,現在群主那批跑酷者,已經大學畢業,出了工作。而我找到那兩只的原因是:給所有我覺得,還在市里的朋友,發消息
他們兩都在市里,關鍵是!都是學生,而且是同一年級的。其中一個和我一樣,也是練過一段時間的。
我們三約在市燈光球場見面,沒有缺時,每個人都準時到了,我們各自好奇的看了看對方,仿佛前世有緣——這兩位,居然是我小學同學!也就是我在你所謂的努力,不過是在浪費時間里提到的偉紅哥與蒼老師。我們相視一笑。
他們兩問我下午有什么跑酷計劃,我說:之前過了個三米的墻,今天一起去翻吧!
他們兩點點,這個墻不難過,也就是爬窗戶上去,但關鍵是,窗戶之下還有三米的溝,也就是說,掉下去會……
最終,花了一小時,我們都過去了……
這之后,我們便是每星期日都出來練習技術,沒有放棄,因為有人監督,而我也與他們兩成為了基友。
可能這個故事沒有什么意思,也很煩長,但我只想說:有了朋友,你們一起前進,總比一個人前進好些。
回憶總是匆匆,回到現實,咱們在簡書也一樣,需要去找個朋友,找一個能夠陪你前行的朋友,你就不會孤獨。
如同我在簡書,也交了許多朋友,一起成長,一起寫文,這樣才可以堅持的更加長遠@燕無憂@帝天宇@箐曦? @小溪終入海
那么朋友們,無論是任何方面,都應該去找個朋友。
現在,你在簡書有朋友嗎?
我是辰成宸,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啟迪。
往期好文:
還在奮斗的朋友,知道這三件事,人生更璀璨——讀《工作DNA》思考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