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本書,啟迪很大。
這書作者叫赫明義,早就看過他的書——《越讀者》
也是《如何閱讀一本書》的譯者,是臺灣人,開了N家公司,也做了N家出版公司的董事長。這次他運用自己的經驗,給我們剖析工作的三個境界。
這三個境界分別是 鳥、駱駝、鯨魚
鳥:剛加入社會不久,或者還沒有進入社會的年輕人,是學習飛翔的小鳥。
小鳥的好處是機會無窮,無限的空間任其展翅,但小鳥也要明確自己到底要如何成長。
駱駝:一位中堅干部。
只能在茫茫的沙漠行走。上司便是沙漠中頭頂的烈日;屬下,像是腳下滾燙的沙子。兩……
駱駝的優勢,在于平穩;風險也在于平穩……
……
這次我帶著大家剖析,鳥,剛入社會或者未入社會的鳥。
一.工作比床重要
我們要認識到,工作比床重要。
有人認為,人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因此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擁有一張好床。
其實人生,人生另外二分之一的時間花在另一件事上,這件事叫:工作
或許你會說:工作,不就是八小時嗎?怎么就二分之一了?難道不是三分之一嗎?
其實真相是:辦公室、工作的八小時,不是獨立存在的。
從我們每天起床后的梳洗打扮,到上下班路上耗費的交通時間,都因為核心的這八小時發生。
如果說辦公室的八小時是工作的直接成本,那前后這些過程和時間就是工作的間接成本。
把直接、間接成本合并計算,任何人都要為工作花上至少:十個小時!
所以結論是:我們和最親的人廝守的時間,永遠比不上辦公室里同事、工作朋友相處的時間。
因此:我們如何看待工作,也就是如何看待生命,如何善待工作,也就是善待生命,這不因為行業,或職位不同而改變。
因為赫明義老師不是大陸人,是臺灣人。
他的歸納并不是完整的,對于大陸人,工作時間直接成本往往要超過八個小時,往往晚上還要至少多3小時。
對于大陸人,在工作上花費的直接、間接時間,至少十三個小時。
二.四種體育運動與工作的關系【
赫明義,長期作出版社的董事長,也是編輯出身,寫作有個很好的風格: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在《越讀者》中,他把書分為四類食物。
這次他把工作需要的四種能力,具體成四種體育運動。
對于為什么要用體育運動做具體化,
赫明義老師的理由是:
我們很難完整的觀察別人的人生,但卻可以完整地觀察別人的運動競賽。如果說人生如競賽,競賽如人生,那么有什么比從運動競賽中體會人生來得更方便呢?
一個上班族的職場生活,總有三四十年;而一名運動員的職業生涯,不過十年、十五年。甚至有些運動員,就是為了一場比賽而生。
他們在如此濃縮的時間里,展現自己面對競賽的態度,也就是面對人生的態度。
所以,有時候我們看到的,不是比賽,而是人生。
下面就是這四種比賽需要的能力,希望對你有啟迪:
1.足球,是想象力
足球場不比籃球場,那么大一篇面積,不論是場上的球員還是場邊的教練,都不如籃球那么好掌握。
時間也比籃球長,沒有暫停。因此,教練沒法在半途面授機宜,他只能靠中場休息和三次更換球員的機會,傳達他的策略訊息,改變整個球隊的進攻或者防守策略。
在這么多限制條件下,足球比的是想象力。
舉個栗子:阿根廷對塞黑之戰,經過二十六次傳球之后,踢出的那美妙的一球,是球員在場上想象力的杰作。沒有想象力的足球,不是精彩的足球。
做任何事都需要想象力的,沒有想象力,我們就很難創新,一切只能是無聊的重復。
2.籃球,是進攻力
什么運動比賽結果,動輒以數十分計,甚至達到一百多分?籃球。如果籃球沒有進攻力,是沒勁的。籃球不但要比全場的進攻力,更要比最后關頭的進攻力。
偉大球星,都是有能力,在最后關頭,爆發強勁的進攻力。
1998年NBA冠軍戰,公牛對爵士的那場比賽,公牛幾乎全面落后。
最后5秒,爵士在馬龍的控球下,即將發出最后一次進攻,可就在此時!喬丹吐著舌頭從他身后把球抄走,最后以一分之差完勝爵士。
喬丹之所以稱大帝,不只是他在關鍵戰都能哪高分,而在于他在最后關頭,總有取勝的進攻力。
我們也要這樣,不僅要在關鍵之時得心應手,在困難重重之時,也要展現出強勁的進攻力。
3.棒球,是堅持力
棒球強,沒有任何運動入棒球般,從理論上——其可以永無時間限制地一局局延長賽下去。有名言為證:棒球,是從九局下半二人出局之后開始的。
2001年,美國職業棒球總冠軍賽。亞利桑那響尾蛇與紐約延吉,鏖戰七場,無論是延吉贏的第四、第五場,無一例外,都是由第九局半改寫,還是最后響尾蛇封王第七戰,也是第九局半改寫。
當你堅持不住時,要知道,人生就是這樣,總是第九局下半開始高潮。
我們一定要熬到那時候,改寫自己的命運。
4.高爾夫,一次就好
高爾夫不是比進攻多,而是比進攻少。
我們也一樣。如果能夠一炮走紅。那么就熬著那一炮,不要連放七跑,最終只會無用。
三.怎么尋找滿意的工作,與尋找陪伴一生的愛人一樣
愛人可能陪你一輩子,工作也一樣。
所以我們要學會如何尋找你心愛的工作。
要知道以下幾點。
第一,由于我們要尋找的是“心愛”的對象,而不是“有錢”的對象,所以對方的財富如何,不是我們最重視的。
工作的薪水待遇,像是你要追求對象的財富。如果你只追求“有錢”的對象,最終白白耽誤自己的青春。心愛的對象,你才會用盡全力去拼搏。
第二,由于我們要尋找的是“心愛”的對象,而不是“英俊/美麗”的對象,所以對方的相貌如何,不該是我們重視的。
行業或者公司名氣與形象,就像對象的相貌,但見色眼開的愛情可以持續多久?不是她拋棄你,就是你拋棄她。
四.剖析四種工作種類的優點與缺點
1.大企業
大企業是年輕人的熱愛,許多初入社會的年輕人,都是期待進入大企業。
為什么呢?有五點好處:
第一,大企業提供的薪水與福利要高處社會上一般企業許多
第二,大企業如同一個巨人,在里面可以大樹底下好乘涼
第三,大企業里組織、制度、工作程序與規章都比較完整,因而工作起來比較有依據,好學習
第四,大企業的資源豐富,做起事來不會捉襟見肘
第五,在朋友親戚面前可以傲氣。
但,在大企業工作也有壞處,
大企業與小企業最大的不同在于,小企業面臨的風險與掙扎,主要是對外的,而大企業面臨的風險與掙扎,主要對內的。
所以,如果你選擇進入大企業,前提是,你處理人事,或者適應環境能力比較強,不然難以爬上高位。
大企業適合喜歡和同事競爭的人工作
2.小公司
公司人數,大致在兩三人到五六個不等。公司有老板,老板通常十八般武藝。
先說壞處,
第一,小公司的劃分不明確,大企業里部門部門井然,分工明確。小公司的員工,必須一人多用。該你做的事也你要做,不該你做的事也要做。例如,你個程序猿,說不定還要兼會計
第二,小公司里工作程序與規章不完整,甚至沒有,因此做起事,容易沒頭沒腦
第三,薪水比大企業低,福利制度幾乎沒有
第四,小公司資源短缺,做起時瞻前顧后,難施手腳。
而好處,前面也說了,只要對外,故
小公司能訓練你的,是空手接白刃的散打。大企業訓練專才,而小公司里,組織混亂,更多訓練通才。
3.政府機關
這是比大企業還大企業的工作單位。
但政府機關最大的問題在于:
處理任何事情,要有法令規章。而制度與方法,免不了落后社會。工作起來沒有大企業的彈性,十分僵硬。
4.自由職業
有些人找不到工作,就直接搞自由職業。
譬如:作家、畫家或翻譯
但是,你選擇做這個有個前提
你得有異于常人的、嚴格的自我紀律與要求。最基本的,你要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每天至少工作八小時。
不要累了就看電影,閑聊什么的
韓寒就是個顛覆,從他出名以來,保持每年兩本書的輸出,而且本本質量過關,常常登上暢銷榜。靠的就是自律。
五.不建議的一個工作選擇
1.創業
創業,比自由職業難,你不僅要管得住自已,還要管得住別人。
創業,先熬個幾年吧!積累經驗。
我是辰成宸,希望我的文章對你有啟迪。
往期好文:
為什么把書當仆人,就可以輕松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