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日更”的愛好者,在你們很多人都沒有來到簡書之前…我也曾經是慢跑愛好者,在跑步這個運動風靡神州大地之前。
在我看來,每日更新寫作和慢跑這兩件事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把它變成每天的日常,“日常”到不用過腦子,就像刷牙、洗臉,在公司打卡一樣,每天都做,形成本能!
4年前,前同事空肚皮神秘兮兮地告訴我:“有個簡書網站不錯,你可以去哪里寫寫東西…”經過他反復推薦,我終于來到了這里,干凈的界面讓我有種說不出的喜歡…當時的簡叔也在推銷他的“日更千字文”主張,一下子擊中了我。
那時候,盡管我從事廣告文案已經10多年,但廣告一般都是短小精悍,不會寫到1000字那么多。深感文筆需要提高的我,馬上毫不猶豫地開始了“日更”!
好笑的是,當時簡書上的人也沒現在那么多,而且后來,簡書上的大咖如過江之鯽,來來去去,一個比一個牛。
我當時初衷很簡單,不為名,不為利,只為提高寫作,于是也不怕別人笑話,就開始日更。
剛開始寫著寫著,就發現“斷糧”了,腦子里“沒存貨”了,咋辦,于是我把小學同學“徐曉偉”和“林愛國”都搬出來寫,現在看來寫得像小學生作文一樣…真讓人笑掉大牙。(徐曉偉和林愛國)
非常寒磣的文字,什么“我和徐曉偉很好的”“我和林愛國很好的”,現在看來只覺得后背發涼,怎么會寫出這種垃圾的…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簡叔還點了個贊,讓我覺得動力滿滿,又可以繼續寫了。
真的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可是當時的目的很簡單,日更!為了“日更”不惜一切代價。
可是持久出奇跡,有個北京的編輯居然找到了我,說喜歡我寫的文字,想要和我合作出書。
我想了半天,說寫一本美食感想的書怎么樣?誰知道,雙方一拍即合,后來也順利地出版、售罄。(具體經過見這篇文章:從寫手到作家,簡書如何實現了我出書夢想?)
現在看來,其實也算是機緣巧合,盡管我才疏學淺,可是我愛吃啊!盡管我沒有啥專長,可是我喜歡瞎想啊,水瓶座的我總是和別人唱反調,想法夠奇葩。
喜歡哲學,喜歡美食,這2樣加起來就成全了我的上一本書《孤獨的人,你要吃飽》。于是,可以開始在江湖上行騙說我是“作家”了。
這一切的賜予,都是從在簡書上下了一個“日更”的決定開始噠~
不過自從出完書之后,我離開了地球一段時間,水瓶座的我去了海王星神游啦…
如今,再度回到簡書,打算重啟“日更”模式,好久沒有仔細翻閱簡書網,我看了之后虎軀一震,不,震得像馬達一樣了,怎么多了那么多的高手哇…
放眼望去,人才濟濟,全是寫作大咖...
比如像“陳緗眠”這樣的作者,非但文章寫得像古代人一樣,我連他中間那個字怎么讀都不知道啊,難道是讀“xiang”嗎?
比起這樣的一些“簽約作者”,我這種“簽約作者”是仗著歷史原因才獲得的,相比而言,覺著有點虛。
一邊迷惑之下,一邊開始了“日更”。也許是覺得自己應該寫得更好一點,標準更高一點,要不然,可對不起“簽約作者”這個神秘組織哦。
只是,想得太多,日更就變成了“2日更”。當我注意到這一點的時候,覺得…這樣下去可不行,不管“三更半夜”都得把它“硬更”回來。
道理很簡單,管它呢?!數量決定質量,GTMD“日更”!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嗯,就是這樣。
看來我的古文還沒有丟給老師!不過我承認,后面半句是我百度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