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七月是安靜敏感顧家的巨蟹,安生是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的不安生。
矛盾的兩個人恰好是閨蜜,恰好愛上同一個人,恰好過著迥然不同的人生。電影之所以被大眾喜聞樂見,恰恰是因為,我們看的是電影里的自己。七月與安生,都是我們自己。
最近一首民謠在我的歌單里單曲循環,歌詞里說:
我欲乘風破浪,踏遍黃沙海洋。
與其誤會一場,也要不負勇往。
我愿你是個謊,從未出現南墻。
笑是神的偽裝,笑是強忍的傷。
就讓我走向你,走向你的床。
就讓我看見你,看見你的傷。
曾經我們都以為自己是肆意妄為的安生,甚至不惜篡改我們的青春,胡亂的將自己年輕時的歲月過分的夸大,過分的張狂,最后美其名曰:沒有瘋狂過的青春不叫青春,沒有放肆愛過一場的不叫青春,沒有違背父母意愿沒有反抗老師的青春不叫青春,沒有搶過閨蜜男朋友的青春不叫青春……
是的,年輕的我們都渴望成為安生,我們害怕變成沉穩懂事的乖乖女七月,然而我們卻都不得不面對自己就是七月的事實。
實際上,我們從小被教育三從四德三綱五常,我們被教育女孩子如何溫良恭儉讓,禮義廉恥信,我們被教育尊師敬長,尊老愛幼。我們拼了命的壓抑著自己的天性,壓抑自己的欲望,我們拼了命的做父母師長眼中最聽話的姑娘,最安穩的孩子。慢慢的我們學會了偽裝,更善于偽裝。
電影里的七月我是深有感觸,從小我就是那個打著乖孩子旗號默默使壞的姑娘,我何嘗不羨慕身邊那些把日子過成安生的朋友,每天聲色犬馬紙醉金迷,走到哪里就活在哪里,四處流浪,雖為生計發愁過,卻也深諳生財之道,懂得自己的優勢并加以利用最終得到自己想得到的,自得其樂,也許她們有朝一日也渴望玩兒累了過后真正的安生,安安靜靜的找個老實人嫁為人婦,繼續享受著自己放肆累了的青春。
我不知道她們會不會真的活的安生,這樣的日子,這樣的青春,究竟值不值得......
電影的英文翻譯叫做Soul mate .這種東西真的是可遇不可求,有些人只適合陪你走過一段人生的旅程,有些人則注定陪伴你一生。上帝造人很調皮,活生生的先把本該在一起的人分開,再安詳的看著對方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彼此,有些人運氣好,找到對方,更多的人則是一次又一次的錯過了。
愛情如此,友情更是如此,找到自己人生中的soulmate 是多么的艱難。
所謂閨蜜,不過是我們喜歡欣賞對方身上具備的自己所可望而不可即的特質,永遠追逐永遠羨慕卻做不到,所以我們喜歡的不過是自己而已,這就是人性,不必退讓,不必躲閃。
女生之間的友誼一旦涉及到同一個男生,便會瞬時間灰飛煙滅老死不相往來。電影里的情節安排其實并不狗血,男人的頭腦往往比女人簡單得多,習慣于單線條思考的他們本能的會欣賞自己女朋友的閨蜜,因為她們太相近了,甚至,女朋友的閨蜜還彌補了女朋友本身的一些缺陷。
安生沒有錯,只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甚至還有些違背自己意愿的退讓,比如自己選擇離開他們,選擇流浪。七月也沒有錯,長時間壓抑的憤怒,長時間的偽裝,終于在餐廳爆發,在浴室爆發,她質問安生:你是不是賤啊?他根本不愛你,因為你不配!
曾幾何時,自己的教養和從小所接受的教育不容許自己有任何的憤怒,不容許自己對別人發脾氣,不容許頂撞老師,不容許有自己的愛好,不容許自己有喜歡的人,更不可能有自己的男性朋友。可是誰沒有脾氣呢,誰沒有自己的見解呢,誰在青春懵懂時沒有想要愛誰的沖動呢,誰能總是當一只不作聲響躲在角落的兔子呢。
我們都夢想著野蠻生長,可是我們最終都帶著些許的不滿妥協了,就像影片中的渴望流浪渴望飛翔的七月最終死去,而從瘋狂青春中安定下來嫁為人婦的安生,最終得以安生。
這也許是作者深深的隱喻吧。
七月是最善意的偽裝,而安生不安生。
愿我們每個人都帶著自己深藏的不安生,一直美好,一直善良,一直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