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無人區》,有評論說:“電影里沒有一個好人,這也是該電影被延遲上映的原因。”
最近看《七月與安生》,我的評價是:“里面沒有一個壞人,或者說是沒有一個讓我討厭的角色!”
懦弱逃避的蘇家明,為愛偽裝的七月,放蕩不羈的安生,其實都是討厭不起來的人角色。
如果真要選擇的話,或許我真喜歡安生。她不是人見人愛的那種姑娘,也不是那種溫婉乖巧的姑娘,可我愛的正是她的不羈她的放憚,她的獨立她的自由。
用七月的話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愛過安生,除開自己。可我想,蘇家明愛過,安生自己愛過,每個看過小說的人都愛過那個女孩。
她不必人見人愛,她只要活得自由自在。是的,我愛這個女孩,有我今生不敢嘗試的生活,有我一直奢望的人生與性格。
說回電影本身,爛大街的三角戀,看起來卻沒有一絲狗血與世俗。倒是覺得他們的相遇與重逢有一種命定的浪漫,帶著悲劇的血色與濃郁。
從友情到愛情,都是自己選擇的親情。選擇一個人一起度過一段歲月,抱著共度余生的愿景。在俗世光陰里,彼此牽連,彼此沖撞。
安生與七月的情誼,大概就是大冰《乖,摸摸頭》里面所說的為自己選擇的家人。
七月是恬靜乖巧的七月,安生是調皮活潑的安生。一個是眾人眼里的好學生,一個是眾人眼里的壞學生。她們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可她們共同構造了一個不可分割世界。
在那個世界里,安生是活潑瘋狂、孤獨脆弱的安生,七月是真實可愛、大膽正義的七月。只有在安生面前,七月才是那個敢于釋放的七月,而安生永遠是那個真實的安生。
一個是永遠明媚的太陽,一個卻是要努力扮演明靜的月亮。與其說,她們是彼此的影子,還不如說七月其實一直都是安生的影子。
當七月告訴安生自己有了喜歡的男生時,安生的眼神里似乎閃過了一絲驚訝或者說不安。安生或許并不是在嫉妒好學生七月有了與自己匹配的男生,她只是突然恍惚,原來那個一個陪著自己、愛著自己的姑娘,她終究也會愛上另外一個人。
當安生在校園里沒頭沒腦地尋找蘇家明時,她心里或許真的是想要自己深愛的七月獲得幸福吧。只是那個一向乖巧同為好學生的蘇家明,在看到安生的第一眼,除開驚訝好奇,可能已經動了心。一路跟隨安生,看到她坐上非主流吉他手的摩托車,他估計已經在心里刻下了這個女孩的樣子。
酒吧重逢,安生刻意遠離蘇家明,蘇家明則是刻意關注。那個張揚豪放的女孩已經徹底占據了他的心,那是和七月完全不一樣的姑娘。
上山求佛,安生這個電燈泡努力給家明和七月創造二人世界。七月大概是希望家明也像自己一樣愛著安生,所以督促家明去追獨自上山的安生。家明和安生的情感也就在那一刻明晰,躲在暗處的七月不小心看到了明白了。
看到自己喜歡的男生拉著自己閨蜜的手,對自己的閨蜜表白,或許是背叛也有怨恨吧??v使長久以來,七月都深愛著安生??蛇@么多年的感情積聚其實抵不過自己的愛情,只是七月開始了長達了多年的愛情偽裝。
拜佛出來,家明還是七月的家明,安生還是那個孤獨的安生。只是此刻被七月依靠著的家明,心里都是安生,而這一切七月都明白。
車站送別,安生以尋找吉他手的名義,開始了自己的流浪。火車臨開,安生依舊扮演著那個活潑堅強的姑娘,憋著淚逗著滿臉離別淚的七月。安生脖子上那塊玉,家明的護身符像針一樣扎進七月的心。其實她心里早該明白,家明愛上了七月??伤琅f不愿承認,七月的離開才是最好的結局。
安生從窗口伸出頭:“七月,你若讓我留下來,我就留下來。”
七月含淚送別安生,她舍不得安生,可她更舍不得她的家明,心已經屬于安生的家明。
安生去浪跡天涯了,安生去過不安生、自由自在的生活了??粗谂_上拼酒、住在狹小出租屋里、男友出軌、怒摔吉他的安生,突然開始向往她的漂泊、她的落魄、她的瘋狂。
那個自小就沒有家的女孩子,注定了一生的流浪。
可終有一天,在外漂泊的她選擇了歸屬。
不過戲劇的奇妙之處便是,就在安生決定安定生活的時候,一場意外奪走了她的安定,蘇家明成了她在異鄉的依靠。
狹小的出租屋里,七月裸著身子朝安生吼:“家明,就喜歡這樣土發?!痹浕ハ嘈蕾p胸部的少女如今為了同一個男人赤誠相待,她們哭著、鬧著。多年的偽裝在那一刻全部卸下,安生是只有七月愛過的安生。
一個月后,蘇家明拿著自己的銀行卡去七月所在的銀行。他說著要存一輩子的誓言,七月淚流滿面。或許不是蘇家明選擇了七月,而只是安生讓蘇家明選擇了七月。
婚前,七月把自己送給蘇家明,然后放開他。這就是七月,敏感悲哀的七月,她不容許陪伴自己一生的那個男人,心里藏著別人,即使他已經做好了與自己平靜度日的決定。
安生終究選擇安頓,找了一個長相如同的男人過上了平淡的家庭生活。而這一切七月都看在眼里,她告訴安生,自己要去走安生走過的路。
七月藏了裝了多年的天性被喚醒,孤身上路的短發姑娘,和從前的安生一樣豪放任性。
可這只是安生安排給七月的結局,現實是七月生下了家明的孩子,大出血去世。七月走了,留下了家明的孩子給安生。
七月說:“我不想讓家明知道?!?/p>
安生說:“我們可以一起把孩子養大。”
安生給七月一個臂彎,可七月還是走了。那個關于27歲的死亡預言最終降臨到了七月身上,世事無常結局悲愴。
多年以后,當家明與安生重逢。安生扭頭就走,家明以為七月如同小說里的七月。直到那個叫曈曈的女孩撥通那個電話,安生把一切告訴蘇家明。
家明問:“我以后還可以看曈曈嗎?”
安生平靜地說可以!
直到這一刻,才發現在這場愛情糾葛里,無論是讓度還是偽裝,都沒能讓任何人成為勝利者。
七月帶著遺憾死去,安生與家明都要承擔著失去四月的痛苦。所有的愧疚自責或許在那個活潑小女孩出現的那一刻,都變得尤為單薄。
那對踩著彼此影子說要一輩子的閨蜜,卻是永久地隔離了。
宣傳海報上說:“七月是安生的影子,安生是七月的影子。”可看到最后才明白,其實誰都不是誰的影子。
乖巧的七月也有過自由浪跡的夢,不羈的安生終究也要過上最平淡安定的日子。
青春于之她們,或許是曾經一起搗過的蛋,一起洗過的澡,一起窺探過的少女心事,這一切最終都會成為過往。
青春之于大多數人,或許只是做過的試卷,熬過的夜,起過的早床??v使在心底預示著自己的叛逆不羈,可也曾無知以為,成熟懂事才是自己該有的模樣。
如今,夢想遠去,愛情未有,未來未來。疑是帶著暮年的老氣與沉靜,仿若看透了人生一切皆空的大義。又像是認定了青春的勞碌與奔波,從堅定無比到安定認命。這其中既有無奈也有妥協,不過大多數的心比天高都會化作云淡風輕。
曾經也渴望乖巧懂事,如今卻也還念著不羈放憚。做了那么多年的七月,勤奮學習,按部就班,心里卻無比羨慕安生的自由。
到了需要投身工作、安生立命的年紀,背負著責任,牽掛著愛人的人似乎再也沒了瘋狂的信念與資本。
人終究會老,心終究會暗,帶著青春最盛的激情,走向生命的茍且與平淡。
我喜歡過七月的溫婉,我也喜歡過安生的“瘋癲”。
只是平凡如我,感性如我,當我看著她們的離別無聲哭泣,因著她們的怒吼默默流淚,為了歲月的無痕流淚滿面,感嘆于命運無常失聲痛哭時,我想或許我又一次在別人的故事里感動地一塌糊涂。而這所有的情感爆發其實不源于共鳴同感,而是遺憾于自己的無。
看過很多的青春片,流過很多的淚水。
做了那么多的七月,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的我,也會渴望活一次不羈自由的安生。
愿此生,偶有不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