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就陪我走既然嘛,我不想自己走那條路。”我抱著她們不想松手。“色長!”其中一個寶寶生氣了,最后還是松開了手,自己走了。
是的,我生氣了,我不懂為什么她們不能跟我一起走另一條路,雖然是繞點彎,但多走點路也不是什么多大的損失吧。再說我平時都會盡量滿足別人的要求,只要是沒什么大不了的事我都愿意答應去做。為什么到我這你們去不愿意了呢。再說我也沒有很苛刻單拉著一個人陪著我,我也知道那樣會讓陪我的人落單,所以讓一起走,為什么不理會還要發脾氣,我不解,我生氣,我要氣炸了!!!等等,我好像又在按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了。
不止一次的在書上看到過,我們生氣往往因為別人的行事風格不能得到自己的認同,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將規范自己的要求強加在了別人身上。就像這次,我認為自己平時愿意答應她們的小要求,愿意陪她們但是她們卻拒絕我,這明明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這讓我很生氣。不得不承認,我雖然性子看起來很溫和,但是卻是很容易生氣的類型,只是我擅長隱藏自己的脾氣,也需要時間去慢慢消化。其實之所以容易生氣還是我習慣性的將自己的標準強加于別人。
記得高中的時候,我有個男同桌,明明到了他值日,他卻死活不動,即使是我提醒了他,他還是笑著說還是不去了吧,反正有人做了。我當時就要氣炸了,作為班級一份子怎么能逃衛生呢,該做的就要及時去做,再說作為一個大男人哪有這么磨磨唧唧的。所以之后對他幾乎沒有好感,沒幾天也換位子了。當初感覺自己真是小孩子脾氣,反應竟然這么大。現在想想自己也太愛去要求別人了,不僅讓別人覺得莫名其妙,也讓自己受了N多次內傷,真是自討哭吃,害人害己。
既然已經搞清楚生氣的原因,那就有必要去源頭遏制它。少用自己的行為準則去評價和要求別人,畢竟現在人的性格和個性太多樣,如果要求每個人跟自己一樣,那未免太專制了。就像自己本來就是去詢問別人的幫助,別人幫助了你是人家的恩惠,別人不幫助也是理所應當。只是有時候給別的定的期望太高,容易容易摔死自己。所以三思而后行,成功與否都要淡然接受。
常說笑一笑,十年少,何不想開點,微微一笑化解恩仇,說不定還能傾了你男神的城,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