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電視節目《朗讀者》
董卿說:在四川省某縣,有這么一個一千二百畝的鮮花山谷,這個山谷一千四際花開不敗,更重要的是它源于一個愛的承諾,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承諾。他傾盡所有,用了十年時間,打造了這樣一個鮮花山谷。
這個妻子叫殷潔。
她說,我們一直在談戀愛,每天會給對方寫一些小情書、打油詩之類。
這個丈夫叫周小林:
他說:某天她說啥時候我們要有一個小花園就好了。我就對她說你給我一些時間,我送你一個中國最美的花園。
我有那么一些羨慕,不是因為這個鮮花山谷的承諾,是他們看對方的眼神。
即使他送給她的是一個陽臺大小的花園,種植著最為平常的花草,他們的那種眼神也依然讓我動容:愛,比一個山谷的花還要多的愛。
結婚26年,還能用這樣的眼神看對方,我又相信夫妻之間也能擁有這種化不開的愛情了。
有情懷的人很多,有錢的人也很多,但愿意用錢去讓情懷落地的人不多,有經濟基礎去實踐情懷的人也太少。
我忍不住去想:他做什么的這么有錢?
搜索得知,周小林是做旅游做景區起的家,后來也搞攝影。
我的動容好像少了那么一點點。
這個丈夫并不是如想像中的為愛情傾盡所有,他為了實現老婆的這個愿望也一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他本身就是搞景區的,這個鮮花山谷又被打造成中國最大的私家花園,后來四川的省花研究所也駐扎在了這里。這能算做是商人的情懷嗎?
當然,既使這是商人的某種手段,出發點也是因為愛。如果有一種做法既能暖得愛人心又能支撐起生活,換誰都是一句話:何樂而不為。
依然為他們點贊,丈夫都能把妻子的愿望當回事的不太多,幫妻子實現愿望的丈夫能用那種眼神看妻子的更少。
想起三毛的一句話:看的順眼的,千萬富翁也嫁;看不順眼的,億萬富翁也不嫁。
愛至上,情至濃,錢就是身外之物,禮物便沒了大小之分。
情懷不是有錢就能構架的起來,不過沒錢......記得拿感情給對方洗腦。
回到這個節目本身,周小林夫婦朗讀的是朱生豪的情書節選。
朱生豪是民國時期的翻譯家,生前致力于翻譯莎士比亞全集,然而現代人更常談起的是他寫給宋清如的情書。
朱生豪家境落破,張清如是白富美,兩人歷經9年戰亂離合終于結婚,婚后第二年他就因貧病交迫去世了。宋清如終身未再嫁,獨自生活53年后去世。
他寫:我愿意舍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
他寫:我們都是世界上多余的人,但至少我們對于彼此都是最重要的人。
他寫:風和日暖,令人愿意活下去。
你說,宋清如因為什么愿意活下去。
“我想作詩,寫雨,寫夜的相思,寫你,寫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