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一種奇怪的道德觀念裹挾著我們:
“雖然別人傷害了你,但你應該去做那個更大度、原諒對方的人。”
如果你反抗,你報復,你不從,那就是你沒有大局觀念,不會處理人際關系,情商低。
真的是這樣嗎?
不是的。
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傷害都值得被原諒,也不是所有的傷害都可以被撫平。
如果我們輕易原諒,又怎么對得起那個曾經日夜流淚,煎熬的自己?
1.不要輕易原諒傷害過你的人
生活中總有人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對別人的痛苦指指點點,以此彰顯自己的胸懷寬闊。
可是有些事,在外人看來可能只是一件小事。
但對于親身經歷的人來說,受到的傷害卻是實實在在的。
憑什么他可以傷害我,我卻不能計較?
憑什么我要感謝他讓我強大,難道他是為了幫助我成長才這樣做的嗎?
當然不是的。
就好比狼吃羊,是為了幫助羊群訓練逃生的本領嗎?
不是的,那只是禽獸世界的法則,弱肉強食,否則它怎么不去找比它更強大的獅子、老虎。
人性也是一樣。
故意傷害你的人,在找上你時就已經權衡利弊過,你是軟柿子還是鐵鋼板,傷害你會付出什么樣的代價。
他們更不會替你想過,傷害你后,你會受到怎樣的痛苦,留下多久的陰影。
2.善良是免費的,但不是廉價的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做一個善良、大度的人,對人對事要寬容忍讓。
這本沒有錯。
錯就錯在人心是復雜的。
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對他好,也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善良。
曾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
孔子回答:“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用道德來感化人,那是圣人,普通人做不來,也不必勉強自己做。
況且有的人,你讓著他,幫著他,體諒他。
他不但不會感激,反而會覺得你在懼怕他,把你的善意當成理所當然。
生而為人,我們要有菩薩般的心腸,但也要有獅子般力量。
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底線,有公平正直的原則。
否則,你的善意,不僅在無形之中助長了惡的勢力。
就算到了哪里,面對什么人,你永遠都是吃虧的那一個。
3.對傷害最好的報復是放過自己
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傷害,都應該得到原諒。
但很多人不知道后面還有一句話:
你不必原諒,但必須釋懷。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一些傷害,背叛和辜負。
你越是痛苦,就越會被痛苦困擾,你越是怨恨,就會被怨恨捆綁。
到最后,真正能傷害到你的,只有你自己。
所以你必須放下過去,放過自己。
這不是對惡的妥協,而是放過那些牢牢鉗制你人生的東西。
讓自己從委屈、怨恨中走出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勇敢面對新生活。
把自己過得比他們好,就是對傷害最好的反擊。
文末點亮“小贊”,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