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盛京秘境:時光秘密見證者之遼寧賓館
狐貍看沈陽2018-08-09
眾所周知,古稱盛京、奉天的沈陽不僅是中國新一線城市,更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多元文化在這里交相輝映,構成了這里深不可測的文化底蘊。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一棟歐風建筑——遼寧賓館,這也是一座近百歲的建筑。遼寧賓館即大和旅館舊址,它是一座影響過中國近現代史并多次見證中國歷史進程的特別建筑。
中山廣場周圍建筑群之大和旅館舊址位于沈陽市和平區中山廣場中山路97號,2007年被公布為遼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在的中山廣場,形成于1913年,最初叫中央廣場,1919年改名為浪速廣場。浪速廣場的中心原立有一根酷似刺刀的漢白玉柱子,系日本人為紀念“日俄奉天大會戰”,即日俄戰爭的紀念碑,上書有“明治三十七年日露戰役紀念碑”字樣。后來此柱被拆除。1969年,時已更名為紅旗廣場的此處,在廣場中央修建了《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組雕,毛澤東的塑像神采奕奕、親切慈祥,揮臂指向前方。群雕藝術水準很高,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可以從群雕中每個人物的表情上,感受到當年那激情燃燒的歲月。
“浪速”是日本大阪的古稱,那里自古以來便是古都奈良和京都的重要門戶,是日本商業和貿易發展最早的地區,公元4到7世紀,幾代日本天皇曾在這里建都,而日本人將這個廣場比作自己的古都大阪,可見其侵華野心。
奉天大和旅館并不是中山廣場上最早的建筑,在它的周圍還坐落著東洋拓殖株式會社奉天支店、橫濱正金銀行奉天支店、奉天警察署、三井洋行、日本朝鮮銀行奉天支店和滿鐵奉天醫院等機構。
我們還原一下當年的情景。今天中國醫科大學門前的南京北街當年叫作富士町,富士町是廣場向南延展的主干道,在位于富士町西側的廣場上,有一棟鋼混結構的主體4層,局部7層的建筑物,潔白瓷磚罩面,擁有極其漂亮的歐式外觀,充滿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情,宛如一座城堡。
這座極為特殊的建筑即為大和旅館,由小野木·橫井共同建筑事務所設計,1927年動工修建,1929年4月竣工,整棟建筑呈“日”字形,有兩個對稱的天井。建筑內設有帶樂池的宴會廳、臺球室、音樂舞池、高檔餐廳等豪華設施,另有半地下層,是沈陽乃至全國最早的大型豪華賓館之一。
1924年,由滿鐵邀請四家事務所舉行當時比較流行的設計競賽選定建筑設計方案,由原滿鐵建筑課的小野木孝治和橫井謙介創建的小野木·橫井共同建筑事務所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擊敗中寸建筑事務所、井手建筑事務所和德國人拉維奇的事務所,拔得頭籌,獲得設計權,設計人為剛剛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碩士學位的太田宗太郎。建筑主要設計受中世紀法蘭西古城堡樣式影響。從外觀上看,一層是連續的半圓形拱券柱廊,設計手法上模仿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商業及辦公建筑中常用的連續拱券形式。三、四層逐層后退,均設觀光臺做露天餐廳,分別供應西餐、日餐等。而兩端八角形平面的具有城堡遺風的樓梯間向前突出,從而強調出建筑物的輪廓。建筑中央頂層為巴洛克式塔樓,柱廊兩側設有弧形托架,功能為VIP室。墻體由白色面磚貼飾,拱券及柱式以及隅石為水刷面質,形成材料與色彩上的對比。該建筑整體清新雅致,建筑材料的選擇、運用及施工上均極其精良,是一棟具有上乘水平的文藝復興式樣代表作。
據記載,從“滿鐵”設立開始,先后在大連、長春、哈爾濱等地修建了5家大和旅館。而奉天大和旅館最初的地點則是在奉天驛的二樓,即現在的沈陽站。當時奉天驛站舍一樓候車室和二樓的大和旅館均可直達站臺,這種別出心裁的設計極大地方便了眾多旅客的出行。 1929年4月21日,此處建筑竣工,總建筑面積約達8871.717平方米。從奉天驛搬到奉天“滿鐵附屬地”中心地帶的大和旅館一躍成為奉天乃至全國最為豪華的賓館,也是滿鐵附屬地的地標性建筑,每天晚上,這里都燈火通明,歌舞升平,使人流連忘返。無數奉天名流匯聚于此,奉天的達官顯貴趨之若鶩。
奉天大和旅館自開業起就是滿鐵的情報中轉地和特務機構之一蜜蜂社的藏身地。當年,唯有少佐(少校)以上的侵華日軍軍官才有資格進入大和旅館。侵華罪魁日本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日本外交大臣芳澤謙吉和作戰主任石原莞爾等人常出沒于此,日本天皇的胞弟秩父宮、偽滿洲國皇帝溥儀等亦曾住在這里。
“九一八”事變之前,侵華日軍中的激進分子經常在大和旅館中聚會密謀,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就密謀策劃于大和旅館的“支那式待客室”,即第三餐廳;事變當天,大和旅館成為侵華日軍的指揮部之一。板垣征四郎在大和旅館中接到柳條湖鐵路爆破成功的電話后,立即以司令官本莊繁的名義,下達命令要求日軍火速進攻北大營。架設在兵營(今太原北街)的侵華日軍大炮,亦直接向東北軍的北大營轟擊。
1932年2月,侵華日軍司令官本莊繁在這里的第三餐廳主持了“東北政務會議”,確定了偽滿洲國的高層人選,決定溥儀為偽滿洲國傀儡皇帝。會后不久,偽滿洲國宣布成立。1934年,溥儀從長春回沈陽祭祖時在此處第四餐廳用餐。
作為奉天頂級豪華社交場所,按照慣例,大和旅館每年秋天都會舉行音樂會和舞會。在一次音樂會上,與上海灘周璇齊名的“五大歌后”之一李香蘭在這里演唱了《荒城之月》,這是她生平第一次登臺表演。
抗日戰爭勝利后,大和旅館更名為“鐵路賓館”,繼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946年5月,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第一次乘專機來沈,住進時已改名為“文化賓館”的大和旅館,并在賓館中央餐廳同白崇禧、熊式輝、陳誠等多名國民黨將領用餐。
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率國民黨高級將領聚集在此處部署東北戰局。據記載,蔣介石9次來沈陽指揮內戰,其中有7次都住在這里,并在此處宴會廳多次舉辦招待宴會。1948年沈陽解放,東北局在這棟建筑中召開成立沈陽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大會。這里成為接待中共中央東北局、東北行政委員會、東北軍區主要領導的地方,被更名為“東北行政委員會交際處”。賓館328房間成為沈陽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駐地,國務院副總理、第一任沈陽軍事革命委員會主任陳云長期在此辦公。1950年3月,在新中國建國后的第一個春天,訪蘇歸來的毛澤東主席下榻于此,視察了沈陽橡膠一廠和中國醫科大學,并在此第二餐廳與周恩來總理共同宴請了越南主席胡志明。1952年,周總理乘專機來沈,并于次日前往撫順鋼廠視察。期間與時任中共中央東北局領導李富春、林楓等在這里的第一餐廳用餐。1954年更名為“遼寧賓館”。
新中國成立初期,這里作為沈陽市政務接待國賓館,接待過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董必武、宋慶齡、彭真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還接待過陳毅、賀龍、羅榮桓等開國元勛,西哈努克親王等外國元首及華羅庚、田漢等文化名人也曾在此下榻。中國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于1951年率團赴朝鮮慰問志愿軍,途經沈陽在這里下榻時,在賓館201房間會見了小鳳仙。 直到20世紀80年代之前,這里從不對外開放,工作任務由上級布置,客人由有關方面安排,可見遼寧賓館的特殊地位。1997年,遼寧賓館因其特定的歷史地位,被國家旅游局、建設部評為“標志性建筑”和“歷史文化賓館”。
如今,這座建筑大堂臺階兩側的歐式拱券廊柱,雕刻典雅的天花板和華麗的吊燈,內部墻壁上的綠色瓷磚,部分窗戶上的彩色玻璃,純天然大理石鋪設的臺階、大堂兩側木制旋轉樓梯臺階上手工鑲嵌的防滑牛皮、餐廳的巨大木門、衣帽間里的貝殼屏風等都保留著當年的樣子?!洞鬀Q戰》、《東方戰場》等多部電視劇曾在此取景。遼寧賓館細心的工作人員還將當年賓館內遺留下來的銀勺、銀壺、銀盤等銀質餐具及部分物品陳列在賓館內。一臺生產于1899年的施坦威鋼琴亦陳列在賓館大堂,這是趙四小姐曾彈奏過的沈陽第一架施坦威鋼琴。2013年,這里與廣場上的其他歷史建筑一同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名稱為“沈陽中山廣場建筑群”,編號7—1669—5—062。從建成到現在的近百年,這棟建筑從未改變過用途,持續著自己的歷史使命,是一座活著的建筑。
朋友們,我們通過本文欣賞了“沈陽中山廣場建筑群”之遼寧賓館的風景,思緒從歷史跌宕中又回到了今天,在經過這次思維的穿越后,你感覺到遼寧賓館的特別之處了嗎?
特別鏈接:穿越盛京秘境:中國最美百年火車站之沈陽站
PS:本文涉及《穿越盛京秘境》部分內容,作者系羅云天。
自面世以來,《穿越盛京秘境》先后被沈陽檔案局、遼寧省圖書館、沈陽市文化宮圖書館、沈陽化工大學圖書館、皇姑區圖書館收為館藏圖書,被沈陽市出租車行業工會列為模范司機讀物,被遼寧省土木建筑學會、沈陽市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列為會議用書,被沈陽市委宣傳部及沈陽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列為需特別提供的歷史文獻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