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拜讀了不少關于戲劇沖突的書記講座,歸納總結幾個最新見解:
觀影心理體驗就是通常所說的三幕四場,及開端對抗結局,開端要拉起觀眾的好奇心,叫好奇趣味,對抗階段就是制造矛盾沖突,制造緊張,此階段叫懸置趣味,最后結局是故事矛盾獲得解決的放松和愉悅,這叫滿足趣味。
一個好的作品就是給人物制造一個天大的麻煩,然后始終讓他深陷其中。
給沖突+賦予重要意義
一部劇好不好看?有無趣味,抓不抓人取決于沖突本身意義的大小。
比如同樣是一只碗,如果它是一個人人想得的古董,可以賣上千萬,有了錢就能救女兒的命,那么多就賦予了極大的。如果是一個幫派的信物,需要生死時速的送達,那就是個中等意義。如果只是一個普通老百姓吃飯的碗,那就是一個非常小的意義。
一部戲分為三層,第1層叫格式層,就是故事的人物,場景,服化,道具,節拍,段落等等。這就是所謂的故事皮。
第二層叫結構層。它指的是故事的起承轉合。也就是所謂的故事骨骼層。
起——為故事的開端,在完美世界突發危情,就是第1個情節點,也叫做拐點鏡頭。
承——因為危情,把主人公拽入了一個未知的世界,主人公針對這個世界,要努力的做出反抗和逃脫。
轉——轉代表故事走到了中心點,有一個小的失敗或者是偽勝利,然后情況急轉直下,主人公跌入低谷,進入死亡信息和一無所有階段。
合——為故事結局。在自我激勵或朋友激勵和提醒下,主人公鼓起勇氣和敵人最后大決戰,并最終獲得勝利,抱得美人歸,合家團圓。
影視劇大部分都是危局結構。通過不斷的制造緊張感(麻煩),來給觀眾帶來心里恐懼(對主人公的擔憂,緊張,期待),恐懼就是危機。
影視劇就是給英雄不斷制造緊張危局的藝術。
危局陳述:
①誰的
②什么
③在被誰
④以什么方式威脅著
咱們以電影《繡春刀》沈煉三兄弟抓捕金刀門門主事件為例。
①誰的——沈煉三兄弟
②什么——生命
③在被誰——上司、金刀門
④以什么方式威脅著——上司,派其孤身入險,拒不支援。金刀門,為父報仇,先禽后殺。
以上就是整個電影《繡春刀》金刀門事件的危機結構圖。
危局三種模式:
1.雙龍戲珠
2.生死時速
3.左右為難
扒橋段提取改裝方式:
①提取:人變非人
②顛倒,非人變人
③混搭,人變局部非人或者是反轉過來大融合。
拉片子拉得就是拉危局、拉沖突,標記沖突線、沖突點、峰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