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感恩的孩子不會走太偏???——培訓師成長愛總結003

前天寫了篇《避免選擇題編號填錯位的思考》,被春春(另一仙女愛稱)鼓勵著說:“我們挺有緣份的,你的教育方式我好喜歡,等你的下一篇”。如是今天說點孩子吧。

O:堅決要去小學看老師

期中考試前一周,楞小子就在家不下十次的嘮叨著要去“水二小”看老師。

小子:“老媽,我期中考試考完后放半天假,我這次一定要去小學看老師啊,然后在操場上暢快地打一下午籃球,聽松松說董老師回去帶一年級小朋友了,我能想像得到他帶著一群這么矮的孩子是什么感覺和表情”。(臭小子,你還不是這么小長大的)

老媽:“可以呀,先把考試考好不分心”。

小子:“你不是說凡事要有計劃性嗎?我先安排安排不行嗎?”

老媽:“當然可以呀,是得去看看潘老師她們,我上次在水果湖買東西,遠處好像看到潘老師了”。

小子:“那你上去打招呼了嗎?她問到我了嗎?問了我的學習狀況了嗎?”

老媽:“我們相隔蠻遠,而且她旁邊有位朋友正在聊天,我正想過去,她們就進校門了,那個點正好是上班的點”。

小子:“真羨慕你呀,天天能去水果湖,還能看到水二小的老師們”。

或許你每天的平常正是別人羨慕的精彩

……

今天下午小子獨自一人背著包去“水二小”了,下班后我趕去學校接他(對不住了啊,娘娘,本來答應在單位等你,后來還是提前走了),直奔籃球場,遠遠就見他三步上籃的身影,走近見他滿頭大汗,上衣完全濕透了,亢奮的指著球場上其他隊員說,媽,你看他們今年的校隊服裝比我們的好看多了,去年你選的隊服太LOW(暈,去年你老媽在白忙之中抽時間給你們校籃球隊選服裝,收錢,購買,印?;眨⌒彰?,發放,沒功勞也有苦勞哇,你一句LOW就磨滅了你老媽的成績,心里可不爽啊),董老師見我說;"他跟我說了下他的初中學習情況,我從不擔心他的學習成績,他那么聰明,悟性又高,我只擔心他學習太緊張,運動少了."(你說這小子怪吧,僅跟體育老師談成績,其他語數老師只字不提學習)。愣小子聽著這話,自信逗趣地看著我,歪著腦袋吐吐舌頭說:"看見沒"。(那個心里美呀,自信心爆棚)。

出校門,趕去漢口的一路上小子的話嘮又打開了,巴拉巴拉說個不停:“媽,好遺憾呀,球沒打夠,好巧哇,今天水二小正好打籃球比賽,我進去幫著翻分數牌了(小子還蠻有主人翁責任感了,看事做事啦),今年的校隊比我們那屆校隊幸運多了,遇到弱隊,贏了。我們去年遇到的都是些強隊,完全打得我們抬不起頭,(腦海前立馬浮現出去年兒子他們校隊比賽,當時對手可是湖北省代表隊呀,在身高,水平完全不在一個水準的基礎上把以兒子為校隊隊長的水二小隊打得落花流水,當時我們一群媽媽們是多么心疼自己的孩子呀,怕他們哭,怕他們堅持不下來,兒子作為主力,全場幾乎沒有下場休息,一場球下來,他整個人都癱了,但是他還能有說有笑的跟隊友們調侃,"董老師,你騙我們了,他們那隊那么強,你說比我們強一點,你平時教我們的幾招都不管用哇"。當時媽媽從內心的佩服你,這將是你人生多么寶貴的經歷呀!)我看到潘老師了,她換發型了,跟你一樣,也是直發,比你短點,比比你精神,哎!潘老師老了,眼角好多細紋,明顯老多了,我看著,心里有些心酸,她看見我,意外摻雜著喜悅摸了又摸我的頭,說我長高了,還說她特別感動我去年教師節給她寫的信,她珍藏了(媽媽內心自責呀,當時兒子讓我送信給潘老師時順便帶支他從澳大利亞帶回的木瓜護手霜,可馬虎的老媽出門忘了拿護手霜,完全把你對老師的心意給打折扣了);我還看到林老師了,周老師,他們都在樓上看球,遠處看變化都不大;董老師看著我就把雙手放在我肩膀上不停的搖晃著我,然后一把抱著我說你能回來看我真高興,我說我回來晚了,學校老不放假,董老師說回來就好,不晚。然后董老師說,來,我們單挑,看你進步沒有,我說初中蠻忙,沒時間打球,不過董老師說有進步,進步不大。媽,我還問了董老師女朋友換了嗎?董老師說沒換,還是那個?唉,遺憾的沒有看到英語陳老師和她女兒,我還準備教她女兒魔法啦(你說這小子是不是跟我一樣嘰嘰喳喳,跟我一樣八卦呀,難怪別人說孩子就是大人的復印件,復印件不好先檢查原件)……

R:慶幸小子懂得感恩

我想起了上月月考前,他也跟我說了同樣的話,“媽,月考完正好有半天假,我要去水二小”??墒窃驴纪昴翘旆艑W回家,他憤憤不平地說:“媽,這華源真痞,考個試半天假都不放,下午居然還要講卷子,初中真煩人,還是水二小好,考完試放一天,春游完放一天,運動會后又放一天,那才爽”。(小子呀,初中看小學是多么美好輕松的,等你高中再看看初中,也一樣覺得初中是多么輕松,等你大學再看看高中,會覺得辛苦并充實,珍惜現在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早上起床,叫了他幾遍,還是一動不動,很不耐煩的說“我再睡睡,昨晚做夢了,夢到回“水二小”了”。

我心里酸酸的,不忍心繼續叫你起床,不忍心打擾你的美夢。可憐的娃呀,想回“水二小”只能在夢中見,這到底是何等的情感呀,我養的是兒子可不是女兒呀,這樣好嗎?是不是有點太多情善感啦!

可是我真的理解兒子:他愛“水二小”,那里有他最愛的老師,因為他懂得感恩;有他最愛的籃球場,因為他熱愛籃球;有他最愛的錄音棚,因為他愛聽英文歌;有他最愛的階梯教室,因為他愛朗誦;(稍后上圖:兒子寫給潘老師的信;籃球服;小小外交家表演照片,朗誦照片等等,);也讓我美美回憶一下小子的美好小學時光。

心中有愛的孩子,才更懂得感恩。

穿插一曲:因為春春兒子四年級了,想讓春春撈點干貨,這里想對春春說:小學孩子最重要的是習慣培養,友情提示,僅供參考:

1、 一定要寫得一手好字,所謂的好是又快又好;

2、 一定要大量閱讀,打好語文基礎,初中就沒有多少時間看書啦;

3、如果你要擇校,一定要學下奧數,開發思維,初一上學期很多數學都是小學奧數知識;

4、如果你要擇校, 一定要提前學英語,最好小學畢業時學完新一。

把神游回過。

I:不孝何以談順,不孝順何以談感恩

小子愛學我說:“人在做,天在看,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的明天”。瞧瞧,我為自己老年埋下多大的伏筆呀,提到感恩和孝順,我想談談自己點看法:我不太喜歡那些成天燒香拜佛,不去孝順身邊的老人,這種看似對先人的孝順,其實是為自私的自己買安心,這是假孝順,假感恩。真正的孝順是關愛身邊健在的老人,從真實的實際行動做起,你孝了家就順了,老人百年后,即使你忘了給他燒紙,他也不會責怪你,會保佑你的,因為你在該盡孝的時候做到了,不留遺憾。

我小學時組織兒子學校?;@球隊購買定制隊服,就這點瑣碎小事,兒子現在僅說了句很LOW,我就有點不爽,看來平時跟兒子溝通要有同理心,鼓勵肯定為主,少批評責怪,遇到實在看不過去的就想辦法幫助他打開心結,排除障礙,找對方法,一起督促他解決。按照毛爺爺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部曲來處理。

R:用心關愛,才能讓他感受更多的愛

1,回想起小學,陪伴更多,體會更多,收獲多更,回憶更多。媽媽陪你一起參加了六次朗誦比賽,親眼目睹了你和松寶如何從預賽闖入決賽然后分別連續三年拿校一二一等獎(四年級你第一次上臺兩腿發抖,忘詞后機敏的掩飾過去的情景我歷歷在目);親眼目睹了你和松寶六一校演;親眼目睹了你和松寶代表水二小參加小小外交家比賽(還記得當時你跟松寶一起在DQ老師班上奧數,才開始上課,松寶忽然站起來,說,老師,我要上廁所,老師說,去吧,沒過一分鐘,你又站起來,說,老師,我也要上廁所,老師納悶的說,怎么你倆上廁所都要一起,當時一學生大聲說"他們是金牌組合,我們學校每次朗誦比賽他們都拿獎"教室里老師孩子們哄堂大笑,全場被倆傻小子逗樂了。我忽然感覺倆小子居然是校紅人啦);親眼目睹了你帶著你們?;@球隊出校打的人生第一場籃球比賽輸得一踏投地的情景............

行動1:學?;顒游乙e極參加

對比下初中我對你校內活動的參與度確實太少了,很多事情,用心付出了,積極參與了,收獲是完完全全多于在一旁觀看的,效果截然不同的,這句話我也想提醒你,語文課還是要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不會就積極思考,會的就積極舉手,站起來,坐下去,都是你思考和反思的黃金時間,找到一堂屬于你的語文課吧。以后只要家長能參與的校內活動,媽媽積極報名參加。

行動2:有利的事,想到就做,立馬就做,籃球運動約起

看著你沮喪的跟我說:"今天籃球沒打爽,我還想打"。媽媽會在能力范圍內盡量滿足你。立馬在小學群里呼叫周日有時間打籃球的同學于周日上午9點半去水岸星城籃球場敘敘舊打打球,還把你們最愛的體育董老師約到了(娘娘是否要表揚下我的執行力啦)。

行動3:給父母買禮物要買到心坎上

平時我常常細心觀察老爸老媽生活,留心他們缺撒衣物鞋,放在心里,等到換季打折時就幫爸媽淘,當他們美美地穿著出去,其他老人投入羨慕的眼光時,他們可樂呀,當老人們問,穿得真好,多少錢,在哪里買的?他們總是真實告訴他們價格,然后老人們投入更羨慕目光夸他女兒真會買,物美價廉,他們更樂了。

其實我感覺父母那輩吃苦節省慣了,兒女們給他們買太貴的衣物,他們反而舍不得穿,衣物利用價值也會低,就沒有合理利用資源。我們要理解尊重父母消費習慣,那么他們才會更開心,再不說行動,娘娘又要拍磚,行動嘛,老爸腿不好,看見鄧蕓穿那個S開頭的撒美國牌子鞋穿著養腳,本周內帶老爸和兒子各買一雙。。

最后我想說:在充滿愛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懂得如何去愛,如何去感恩,更懂得如何去孝順,他們的路不會走得太偏。


(仙女們,昨晚睡得太晚,今天聽了一天激情澎拜的STT課程,大腦嚴重缺氧,感覺今天的ORID有點神游,而且一二三人稱完全混亂了,歡迎拍磚。待我氧元恢復后,再來打磨。不過也提醒了我,兒子每天必須早睡,而且中午保證小睡會,否則他那長時間的學習效率是無法保障的,還有五年多的持久戰啊,所以我們得養精蓄銳,保存體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_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