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國傳統的虛歲來算,我扎扎實實的三十歲了。
我成長的道路再普通不過,中等的智商和樣貌,讀了中等的大學,在“穩定的”國企工作了六年,適婚的年齡也找好了對象。
三十歲這一年,在看似我的生活就這樣波瀾不驚、一成不變下去時,我放棄了國企的工作,選擇繼續讀書。想看一看更大的世界。
生活的突然震蕩和讀書之后慢下來的時光,讓我好好看了看自己的經歷和過往,也悟出了些小道理。
寫出來給自己看,也與大家分享。
對待生活,有時需要點玩世不恭的態度
大學時代,情竇早就開好了的年紀。校園里有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的少男少女,相信總有你中意的一款。
大一下學期我隱隱的喜歡上一個男生,斯文的書生氣、很有禮貌、很開朗活躍……我們接觸不多,但可能正因為了解的越少才會把對方想象的越完美。然而,直到大學畢業,我也沒有勇氣對這個男生袒露心聲。就這樣默默地喜歡了三年多!
其實我心里一直沒放下這件事。大學畢業一年了,他已經回了老家,我還呆在我們讀大學的城市。有一天我終于鼓起勇氣,給他發了封QQ郵件,說出了這件事。具體怎么說的已經記不清,郵件也被我刪除了,可能自己都不好意思再看了。
第二天我收到了他的回復:It's really a good thing.You are so sweeet!Thank you anyway.后來我知道他要出國了,所以是英語補習班上多了是嘛!
我很開心,因為我看清了自己的情緒。這封郵件肯定或者否定的答復對那時候的我而言都沒所謂,我只是為了過自己心里這道坎,不留遺憾。
后來和朋友們談起學生時代的戀情,我講了這一段,沒想到他們那么吃驚,到了對我連連稱贊的地步。我才知道,不僅女生也有很多男生面對心儀的人也常常不敢表達。
其實很多事就那么回事,沒有想象中可怕,也沒那么多人在乎你。面對未知,勇敢一點,有點玩世不恭的態度,你會發現還真就那么回事,而已。
信念的力量
我在高中時,有兩個特別好的閨蜜。有一次我們談起自己心目中的男朋友,閨蜜A說,我要嫁的人家里必須有50萬以上的存款,有大房子和兩輛好車;閨蜜B說,她中意的人一定要有男子氣概,不能婆婆媽媽的;而我喜歡的就是書生氣,斯文有內涵型的。
時至今日,十年過去了,我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她們都結婚生子了。看看現在我們身邊的伴侶,竟與當時”心目中的男友“,相差無幾。
閨蜜A在日本讀大學時遇到男朋友,畢業后就結婚了,男友家是浙江寧波的生意人,現在住的是別墅,開的是賓利,與她當時開出的理想條件只好不壞;閨蜜B嫁給自己公司的同事,據說是追求了她很久才成功,我了解不多,但看說話行事是的確有男子氣概;我的男朋友典型的工科男,技術流,話不很多,但很體貼周到。
我不知道用這個例子來說明信念的力量是否合適。且不論怎樣定義或什么標準來衡量未來的伴侶才算正確,但事件本身可以說明,你信什么,信得你自己都認為非這樣不可了,那事情真的就會照此實現。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個可行可不行的態度,那事情多半是不行的。
相信關于信念的事例大家已經聽得很多了,但人心真的是很奇妙的東西,也有著很大的力量。
轉眼新的一年即將過去1/6了,過好每一天就能過好每一年。好好努力!
我是去年考取的武漢大學全日制MBA,如果大家有考試方面的問題可以問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如對我的文章有一點共鳴,歡迎點贊,歡迎交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