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當外部咨詢顧問在時,團隊敏捷能力有明顯提高,可一旦外部咨詢顧問離場,團隊的敏捷能力就會下降,或者說團隊就會退化。很多客戶會說,我們在執行Scrum框架時,非常完整,無論是角色、實踐方法、還是工件,都做得很好,但還是感覺退化了,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里?
我個人的體會是,為了防止敏捷團隊退化,除掉Scrum Master的問題,有兩點很重要:1. 持續團隊訓練;2. 保持適當壓力源。
持續團隊訓練
關于團隊訓練這件事,是要讓團隊真正從價值觀上獲得改變。
我們說,學習敏捷的招式很容易,但內功難修,其難就難在,除了要了解還要踐行,真正形成敏捷價值觀,使其思維方式真正發生變化。我們說,什么是敏捷?敏捷就是一棵樹,樹冠、樹干與樹根,而這三個部分正是“術--法--道”的三個層次。敏捷技術為術,敏捷原則為法,敏捷價值觀為道。剛開始學習敏捷,都是從術入手,從而理解法,而真正能夠悟道卻并不容易,是需要長期的踐行的。
我經常幫助客戶做的團隊訓練,除了和工程實踐相關的內容外,其中包括了更多的體驗式工作坊,就是為了幫助團隊去體驗思維方式層面的問題。我們說思維的改變是很難用邏輯推導來實現的,更多的是需要親身體驗。舉例來說,很多人可以從書上獲得一些道理,但只是腦層面上的“知道”,從心的層面上來講,并沒有真正的體悟,即再怎么說教也很難讓其成為行為準則。但其往往卻可以通過一些“小事”的觸動或體驗,使其進入內心,成為心中的長期堅持。 我們說,腦需要邏輯,而心需要打動。人心是受環境時時影響的,而對人心的打動當然也要持續地進行。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要保持團隊價值觀的一致踐行,而持續的團隊訓練是有一種有效的方法。
保持適當壓力源
關于保持適當壓力源,是要給團隊提供有益于進化的環境。
正如我們所見,如果你長期從事體力勞作,你的骨頭會在重力之下變得越來越強韌,如果你總是在家里的沙發上看電視打發日子,你的骨頭就會變得越來越脆弱。敏捷團隊也是一棵樹,做為管理者或引導者,我們需要為其提供合適于進化與成長的環境。怎樣的環境適于進化呢?并不是安逸的花房,而是需要一定壓力的風霜。非常重要的是,我們并不是要給團隊找麻煩,而是要在項目目標上不斷追求卓越。
有一些團隊在剛剛使用敏捷的方式后,拋棄了原有的流程化的煩鎖任務,同時團隊與PO或用戶也能夠進行足夠寬頻的溝通,協同很好的情況下,項目結果即并不能讓人滿意。后來我發現,其中一個原因卻是由于SM對團隊保護的太好,團隊成為了溫室里的花朵,沒有了成長的環境。團隊在做Sprint Planning的時候,每次都選擇正好能夠讓自己“舒服”的User Story容量,在Retro Meeting的時候,提的都是環境與工具的改進意見,而沒有不斷追求卓越的心思。
我經常幫助客戶,為團隊設置適當的沖擊目標做為壓力源,就是為了使團隊能夠通過面對一些沖擊來獲得鍛煉與成長。在Scrum中把迭代過程叫做Sprint,我覺得是非常有道理的,從字面上我們就能夠看出其中的"壓力"。當然,壓力源的刺激頻率是有條件的,人類在急性刺激下會比慢性刺激下表現的更出色,尤期是刺激后給于較長的恢復期。就好像當我們面對吸血鬼進行了一場英雄式的激戰后,我們會變得更強大,當然我們也需要鮮花與掌聲。
總之,英雄需要戰斗,團隊需要“沖刺”,而不是在溫水中成為被煮的青蛙。“沖刺”的壓力要比溫和且連續不斷的壓力源有益的多,即那些日常生活中讓人感到壓抑的事情,比如郵件的錯誤、文檔的煩雜、客戶的應酬、公司的報銷表格等等,這是文明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