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對我來說是神一樣的存在,這是專業(yè)跑步運動員參加的競技賽事。即使是半程馬拉松也有21.0975公里,騎行都不容易,何況是業(yè)余跑者!
今年上半年認識一個重慶同行,在他的朋友圈中不時看到他跑步的數(shù)據,每次跑十公里左右,他還參加了幾次馬拉松比賽。有一次,他在朋友圈曬專業(yè)跑鞋就有十幾雙,裝備好齊全。對我來說,他已經達到專業(yè)運動員的水平了,他也成了神一樣的存在。
有一次我在合肥出差,閑逛在外面無事就想騎mobike單身回酒店,就當是在運動。結果20公里的路程,使勁的騎也花了一個半小時,如果真要跑步的話,那真是跑死人了。
年初開啟了寫作和跑步的計劃,前幾個月一直堅持著,每次跑5公里,后來就慢慢落下了,今年累計只跑了130公里,離計劃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寫作在斷斷續(xù)續(xù)的進行著,最后開通了企鵝號后又恢復到每天一更新的常態(tài),目前在簡書共寫了近300篇文字約30萬字,基本滿意。
昨晚,在簡書上讀到一篇文章《村上春樹:跑步可以讓寫作時神經冷靜》,書中村上回憶道“一開始,跑上20分鐘我就會喘不上氣,心臟咚咚地猛跳不停,兩腿也開始發(fā)抖,但我把跑步當成像刷牙一樣必做的事情,每天都堅持,結果過了不到一年時間,我就跑了個人的第一次馬拉松,不過是非正式的。”
村上春樹每天早上五時左右起床,先伏案寫作四五個小時,然后跑步16公里,中午游泳1500米,晚上又跑12公里,他在跑步的過程中尋找創(chuàng)作的靈感。后燈,村上成為跑步愛好者,他在北海道跑過100公里的超級馬拉松,56歲時參加了紐約馬拉松賽,將近60歲時在神奈川參加鐵人三項賽。2004年接受《跑者世界》雜志專訪時,村上總結自己已跑了6次波士頓馬拉松和3次紐約馬拉松。
讀完文章,熱血沸騰,原來跑步竟然有這么大的作用,不禁有點懊悔自己放棄了晨起跑步的計劃,這與自己自己意志力不堅定、貶低跑步的意義有關。
今天,又聽到同事說起海口要舉辦馬拉松比賽,我就上網搜索,才知道2018海口馬拉松將于2018年1月14日正式開跑。主題是“健康海島,快樂奔跑”,選手們從鳳翔濕地公園出發(fā),將穿越濱江路、白沙門公園、世紀大橋、萬綠園、西秀海灘等海口著名景觀。
看著海口馬拉松的新聞報道,正看到:76歲才開始系統(tǒng)訓練、77歲開始挑戰(zhàn)全馬的羅廣德以78歲高齡在今年9月的世界六大馬拉松賽事——柏林馬拉松賽中,以5小時28分30秒的個人最佳成績結束了比賽。
同事正好又說道很多朋友叫他一起跑湊熱鬧,不禁心頭一熱,覺得可以嘗試一下嘛。
記得9月份也是一時沖動報名《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zhàn)》線上跑”10公里,花了1小時14分連跑帶走完成的,事后腿腳酸痛,因為此前只跑5公里,沒有跑過10公里。如果我在兩個月的時間里適應的計劃一樣,應該可以跑完半程馬拉松吧?
個人覺得可以,在朋友群里提一下,豪情上來就在交了100元的報名費,正式報名半馬,目標是跑完賽程。
有了這個目標擺在眼前,生活好像多了一盞燈,明亮了許多。
現(xiàn)在,距離半馬比賽只有57天,現(xiàn)在需要的就是堅持每天跑或隔天跑,逐漸增加距離,從平時的5公里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提到10公里,最后四周再根據賽事官網介紹的方法去跑,就是按計劃的日期跑10公里、12公里、22公里、8公里、5公里等。
在備跑的過程中,飲食和裝備也要跟上。營養(yǎng)是首要,花生、雞蛋、牛奶、牛肉等等補充足,還要買一雙專業(yè)的跑鞋,利于跑步和保護膝蓋。
其他的,對于我一個小白來說,有空再搜索瀏覽一些跑步的指導知識了。